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5章 窦太后:去,和匈奴人聊聊 (第1/2页)
随着窦太后话音落下,刘胜面呈思虑之色的同时,也不由缓缓点下头。 对于匈奴人,或者说对于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草原游民民族整体、刘汉社稷的头号强敌,曾经的公子胜,或许并没有太过深切的了解; 但公子胜不了解匈奴人,并不意味着太子胜,也同样如此。 ——对于汉家的太子储君而言,记恨匈奴、仇视匈奴,是绝对没有商量余地、必须坚持的立场! 在这个时代,太子不恨匈奴人,几乎等同后后世新时代,某位大人物亲近小棒子、小日子,甚至是老鹰。 这是立场问题、原则问题; 不容置疑,也绝没有商量余地。 所以,对于窦太后口中,匈奴人为西、南双线开战,而由挛鞮冒顿单于推行的双头鹰政策,身为太子的刘胜,还是有相当清楚地了解的。 按照冒顿单于推行的双头鹰政策,匈奴单于庭内部,会被主动划分为两方阵营。 而这两方阵营,便是窦太后方才所言的:以左贤王为首,左谷蠡王、左大当户、左大将为辅的‘左四柱’,专门负责对西、对月氏人的战略; 以及以右贤王为首,右谷蠡王、右大当户、右大将为辅的‘右四柱’,专门负责对南、对汉家的战略。 这左、右各四柱,便被统称为:匈奴八柱。 其中,单于大位的一至四号顺位继承人,俱由挛鞮氏王族充任。 ——第一顺位继承人:左贤王,往往都是单于最有能力的子嗣; 如冒顿单于的左贤王,就是后来的老上稽粥单于。 老上单于的左贤王,也同样是如今的军臣单于。 换而言之:只有左贤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匈奴单于太子。 至于第二顺位继承人:右贤王,则会是单于最有能力的兄弟手足。 从左贤王‘单于最有出息的儿子’‘真正的匈奴太子’的身份来看,右贤王这个第二顺位继承人,其存在意义,其实还是更偏向于保险锁。 ——万一左贤王有个三长两短,单于又没别的儿子,那传位给最有出息的兄弟,也总好过便宜了外人。 毕竟匈奴人妻父妻、兄妻、弟妻,根本不在乎‘我儿子是不是我的血脉’,只在乎自己的儿子,是不是自己这一大家子的血脉。 只要是,那无论是哥哥的儿子、弟弟的儿子,还是爸爸的儿子、爷爷的儿子,只要是自家人,那就都可以当自己的儿子来养。 至于第三、第四顺位继承人:左右谷蠡王,则会是挛鞮氏王族旁系子侄当中,最具威望的二人。 其存在意义,也类似于右贤王,属于单于大位传延的最后一道保险锁:万一左贤王有什么差错,同时右贤王也出了问题,左右谷蠡王的存在,便可以保证坐上单于大位的,至少还是挛鞮氏王族宗种。 至于剩下的‘下四柱’,也就是左右大当户、左右大将,则由匈奴除挛鞮氏之外的四大家族:兰氏、呼延氏、须卜氏、丘林氏瓜分; ——呼延氏世代罔替左大将,丘林氏世代罔替右大将,兰氏、丘林氏,则各自世袭左右大当户。 意识到左右大当户、左右大将,是有匈奴四大家族世袭罔替之后,也就不难意识到匈奴双头鹰政策,会衍生出怎样的巨大隐患了。 单纯从战略层面来讲,通过双头鹰政策将力量均分为二,各自处理月氏人、汉人,彼此互不干扰,对于这个时代的草原游牧民族而言,确实算得上是非常先进、非常睿智的决策;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匈奴的双头鹰政策,并非是单纯的战略决策,而是同时涵盖了战略和单于大位继承顺位——这两项切实关乎匈奴帝国的要害。 这很好理解。 ——既然左贤王,才是单于大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真正意义上的‘单于太子’,那对于匈奴单于庭内部而言,西进攻打月氏人,就是比南下攻打汉人更重要的事。 这个逻辑也很简单:左贤王比右贤王大,左贤王的事,自然也就比右贤王的事重要。 而左右大当户、左右大将,又被四大家族各得其一,且世袭罔替; 这就会导致每一次的政权交接,对于匈奴这个新兴不过三五十载,却空前强大的草原游牧政体而言,都等于在鬼门关前走上一遭。 ——作为‘左四柱’之中,各自世袭左大将、左大当户的兰氏、呼延氏,当然会对左贤王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而右四柱中,世袭右大将、右大当户的且渠氏、丘林氏,也会唯右贤王马首是瞻。 那么,问题来了。 我且渠氏、丘林氏,世代罔替右大将、右大当户,跟着右贤王去跟汉人死磕,抢不到多少东西不说,还动不动要崩掉几颗牙; 你呼延氏、兰氏,世袭左大将、左大当户,跟着左贤王去欺负苟延残喘的月氏人,废不了多大功夫不说,还总是能收获颇丰。 如果单只是这样,那倒也罢了——利益之争而已,顶多也就是心里不舒服; 偏偏单于大位的继承权,也是‘左贤王优先’,得左贤王出了差错,单于又没别的儿子,才能轮得到右贤王。 这,凭什么? 跟汉人拼死拼活的是我们,欺负月氏人的是你们; 在长城脚下死战的是我们,在河西、西域吃撑的是你们; 结果最后换了个单于,你们一个个全是潜邸从龙的功臣,我们啥好处捞不到不说,还要因为‘右贤王爪牙’的标签,被曾经身为左贤王的新单于清算······ “怪不得最近几年,都不怎么听说丘林部南下,攻掠汉边的消息了;” “便是且渠氏,也往往出现在匈奴使团,而不是边墙之外的战场······” 意识到匈奴内部,正在愈发激烈的内部矛盾,刘胜只若有所思的发出一声轻喃; 而在刘胜这一声低语之后,窦太后却将更加细致的内因外有,悉数摆在了刘胜的面前。 “丘林部,已经没了。” ··· “先帝后元三年,匈奴单于老上稽粥病故,左贤王挛鞮军臣继位;” “之后不久,挛鞮军臣借祭祖之名,将右贤王及其部众、势力,都汇集在了龙城。” “右贤王抵达龙城当日,挛鞮军臣以‘作战不力,密谋降汉’的罪名,直接血洗了齐聚龙城的右贤王及其部众、势力。” “——丘林氏族对右贤王忠心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