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8章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第2/3页)
r> “有这参汤提着劲,能再做些什么,就已经不错了。” “早年间,先帝也曾告诉当时的太医令:与其在病榻之上苟延残喘,倒不如就拼上一把老骨头,再为天下人做几件实事。” “朕的德行,自比不上先帝崇高;” “但不惜己身,趁着还有力气,再为子孙后辈扫除几个后患的道理,也总还是能想明白的······” 三两句话的功夫,一碗热汤已是下肚,天子启病态的面容,也rou眼可见的红润了起来。 深吸一口气,再舒坦的发出一声长叹,便见天子启满是惆怅的抬起手,轻轻一拍大腿,再顺其站起身; 上前虚扶起刘胜,又将手自然地搭上刘胜的异侧肩头。 “走吧。” “母后,当也等急了。” ··· “今日晚宴过后,太子,也别回太zigong了。” “春陀啊~” “在侧殿清出一间偏屋,让太子住下吧。” “往后这段时日,太子,就多在朕身边待着。” “——喏······” “嗯。” “走吧。” · 随天子启一同来到长乐宫,果不其然:窦太后在内的众人,早已是等候多时。 许是知道天子启不是刻意来迟,也或许是不忍对重病缠身的儿子太过苛责; 见天子启在刘胜的搀扶下走入殿内,作势要对自己躬身行礼,窦太后只稍待不忍的抬起手。 “罢了罢了~” “既是家宴,就都是一家人。” “皇帝,也不必太讲究这些虚礼。” 言罢,窦太后不忘稍侧过身,对身旁的老太监使了个眼色; 便见老太监领命上前,自刘胜手中接过天子启的胳膊,再恭敬的扶上上首御榻。 至于刘胜,则是目送天子启坐上御榻,才略有些惆怅的侧过身,到一旁的贾皇后身侧坐下身。 人到齐了,最重要的天子启、太子刘胜也都到场,这场家宴,自然也就随着窦太后端起的酒爵,而宣告开始。 只是在宴会开始之后、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即将离京就藩的胶西王刘彘,以及顾自垂泪的王夫人时,天子启开口一语,却让殿内众人手中的酒爵,都不约而同的滞在了半空······ “梁王,有好些年没入朝了吧?” “母后,难道就不思念?” 悠悠一语,只惹得殿内众人目光呆滞的侧过身,纷纷将讳莫如深的目光,撒向上首的窦太后、天子启母子。 梁王刘武! 自当年,梁王借吴楚之乱图谋储君太弟之位,最终却功败垂成之后,‘梁王刘武’这四个字在长安,尤其是在朝堂、在深宫的敏感度,几乎不亚于‘吴王太子’‘棋盘’等字眼! 尤其是在当时,曾一度被认为‘击败梁王,即将如愿获得储君太子之位’的临江王刘荣,也险些死在长安、死在中尉府之后,梁王刘武,更是已经被整个长安所遗忘。 在寻常百姓看来,梁王刘武‘澹退’,或许是因为吴楚之乱的平定,让梁王刘武的梁国,彻底失去了曾经的战略地位; 然而事实却是:但凡是个稍熟悉朝野内外事务的人,心中都无比清楚的知道——梁王刘武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污点,正是因为这位帝弟,曾向储君之位发起冲击,并最终失败。 而在多年之后,在天子启身体状况愈发让人担忧,关东也开始出现一些流言蜚语的当下,天子启如此突兀的提起梁王刘武······ “哦······” “是了;” “算下来,梁王也有好几年,没到长安觐见了······” ··· “这件事儿,皇帝瞧着办就是。” “如果按照祖宗的规矩,梁王确实到了该入朝觐见的时候,那便召;” “如果没到时候,那就不召。” “皇帝大可不必顾忌我这瞎老婆子,就去破坏祖宗定下的规矩······” 突闻天子启提起幼子,窦太后显然也是一头雾水; 一时没明白天子启的用意,便也只得已这种滴水不漏的姿态,继续探听天子启的口风。 按照窦太后的预测,在自己如此表态之后,照以往的惯例,天子启大概率还要再拐弯抹角一阵。 但出乎窦太后,乃至刘胜预料的是:这一次,天子启展露真实意图的速度,颇有些迫不及待的意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