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9章 哈?郅都? (第1/3页)
“嘶~” “真敢挑啊······” 并没有让刘胜等候太久,甚至都没等天子启颁下任命诏书,周亚夫便带着自己选好的‘青年俊杰’名单,来到了刘胜的面前。 只是周亚夫所提出的人选,实在有些出乎刘胜的预料。 “嗯······” “北地郡守程不识,孤倒还勉强可以理解;” “这怎么,连中尉郅都?” “哈?” 看着手中,那只写着两个人名的‘名单’,刘胜的眉头只紧紧拧在了一起。 但刘胜并非是因为周亚夫提出的人选感到不愉,而仅仅是单纯的疑惑。 郅都? 哈? 哈~~~??? “殿下认为,有哪里不妥吗?” 正将古怪的目光锁定在周亚夫身上,听闻周亚夫冷不丁发出这么一问,刘胜的眉角,只不受控制的轻微抽搐起来。 不妥? 何止不妥! 这简直就让人匪夷所思! 程不识还好说,好歹也是平定吴楚之乱的功臣之一,也勉强可以算是名扬天下的宿将; 如今虽然是一郡之守,但毕竟是边地的郡守,主打的就是一个军政一体。 召回长安,到周亚夫身边进修进修,好在将来,更加游刃有余的卫戍边地,也没人能指出什么不对。 但郅都······ 郅都······ “呃,条侯,能不能详细说说:这中尉郅都······” “呃?” 看出刘胜目光中的惊诧,以及语调中,那恨不能溢出的古怪,周亚夫自也明白了刘胜的想法。 稍吸一口气,便对刘胜微咧嘴一笑。 “或许在殿下看来,郅都此人,除了占个‘忠’字,以及‘孤臣’‘直臣’等名号,便一无是处。” “其显赫于朝堂,也仅仅只是因为陛下的信任,以及还算说得过去的办事能力。” “但殿下,或许是忘记了吧?” “在做中尉之前,郅都,可是中郎将啊······” “更早一些的时候,那更是中郎出身,以勇武、力强而闻名。” “殿下总不至于不知道我汉家的中郎,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吧?” “更不至于不知道能统率这么一群人,并让这些人心服口服的‘中郎将’,到底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 周亚夫此言一出,刘胜面上惊诧之色顿消大半,只眉宇间,仍带着些许时有时无的疑虑。 周亚夫的意思,刘胜当然明白。 中尉郅都,是在先帝年间,以‘勇敢’‘力强’的能力,被先帝任命为中郎。 ——至今为止,御史大夫属衙所存放的官员档桉中,也依旧能看到关于郅都‘其人勇武、力强,太宗孝文皇帝闻之,任中郎’的描述。 而中郎这个群体,也确如周亚夫方才所言:算是汉家的官僚系统、军队指挥系统当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 按照太祖高皇帝时定下的规矩,汉家的郎官,主要分为中郎、侍郎、郎中这三类。 所谓郎官,其实就是天子身边的侍奉者。 而这三类郎官当中,侍郎多为富豪出钱,合理合法的为自家子侄,买下一个在宫中伺候的机会。 这种‘买官’买出来的郎官,被称之为:赀郎。 再有,便是功侯贵戚家中的子弟,因为父祖得到赏赐,而被‘荫’为郎。 这种占祖辈的光,被送到宫中伺候的郎官,则被称为:荫郎。 赀郎和荫郎,几乎便是侍郎群体的全部组成部分。 至于郎中,则多是秘书性质,负责整理文档、卷宗,以及抄写等事务,基本是以一些受到举荐,却因年纪尚轻,而不便任命的青年才俊充任。 ——你挺有学问,但年纪还有点小,先在宫中历练历练吧! ——等历练差不多了,老成稳重了,再把你送去哪个地方做个县令之类。 而除去侍郎、郎中,最为特殊的中郎,逼格就陡然上升了一大截。 中郎,无一例外,都是军中的青年才俊被选派至长安,经过考察,并最终被天子亲自接见,而后任命的! 换而言之,要想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