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梁王觉得,太子如何? (第3/3页)
去。 “臣弟,谨遵诏······”
梁王刘武的反应,并没有出乎天子启的预料; 准确的说,如今的天子启,已经没有兴趣再通过言语来试探,并观察梁王刘武的神情变化了。 ——天子启的身体状况,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如今的汉家,也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谁也无法改变; 谁也不能改变; 天子启,也绝不会容许任何人,改变这必将发生的一切······ “阿武觉得,太子如何?” “朕百年之后,太子年少继位,甚至是未冠而立,可能看顾好这汉家社稷?” “可能不辜负太祖高皇帝、先太宗孝文皇帝的期许,得保宗庙,更甚是提兵北上,马踏龙城;” “执匈奴君长问罪于太庙,以血太祖白登之围、吕后冒顿书绝悖逆之耻?” 又是毫无征兆的一番询问,惹得梁王刘武一阵茫然,又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强装镇定的绷紧脸、点下头。 “太子这些年,主平粮价、行钱四铢,贤名虽不至于说是遍天下,却也得到了关中民的爱戴。” “虽年齿稍幼,手腕却愈发老辣、干练,不到二十的年纪,便已得陛下之姿三分;” “若加以历练,假以时日,未必不会是又一个明君、雄主。” “若是先祖庇佑,甚至是成为比陛下都还要贤明的帝王,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事······” 嘴上如是说着,双腿轻夹于马腹两侧,时不时催促马匹先前缓行,梁王刘武的目光,却是一刻都不敢离开天子启的面庞之上。 ——过去这几年的思考,若说给梁王刘武带来了怎样的感悟,那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梁王刘武终于明白:对于天家、对于皇亲国戚而言,情,是这天底下最奢侈的东西。 梁王刘武稍幸运些:好歹有个真的宠爱自己的母亲,能让自己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还有一个至死不渝的王后,能让刘武感受到爱情的甜蜜。 但刘武清楚地知道:对于自己一母同胞的兄长——当今天子启而言,一个‘情’字,是那么奢侈,又多么危险的存在······ “陛下虽年岁不小,却也正值壮年。” “待陛下真的老去,太子,想来也能扛着宗庙、社稷的重担了。” “所以,就算不为了太后、臣弟——不为了这天下苍生,也请陛下万万保重。” “可千万不要在臣弟面前,说‘朕百年之后’这样让人揪心、哀痛的话了······” 过去几年的思考,确实让梁王刘武成长了很多。 至少如今,这位从小就生长在蜜罐里,有皇帝老爹宠着、太子哥哥让着,皇后母亲爱着的巨婴,总算明白了什么叫‘场面话’。 但这些早就该掌握的技能,梁王刘武,实在是学会的太晚了些; 或者说,天子启的身体,实在是没能早点等到梁王刘武懂事的这一天······ “按照祖宗的规矩,太子监国,至少也要太子行过冠礼,加冠成人才行。” “朕当年,也是在二十六、七的年纪,才被先帝委以监国太子的重任。” “——甚至即便是如此,朝野内外也是众说纷纭,逼得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而现在,太子还没行冠礼、还没成人。” “但这太子监国一事,却是再也拖不下去了······” 就好似没听到刘武‘不要再提死不死之类的话了’的提议,自顾自道出这样一番话,天子启的目光,终于还是落在了身边的弟弟身上。 只是这一次,天子启望向梁王刘武的目光,带上了前所未有的严肃,和从不曾有过的严峻。 “太子将来,不可以只做一个‘不比朕差’的君王;” “甚至不能做一个只比朕贤明一点的君王。” “——将来的太子,必须要成为一个古今未有的千古明君!” “而在那之前,朕能为太子做的,也就是趁着还有些力气,让太子行监国之责······” ··· “朕还在,还能教太子快点学会些东西;” “待朕不在了,这天底下,可就没人能教太子,如何做一个千古明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