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又一个魏尚? (第3/3页)
的处罚,至多也就是一个罚俸,外加一句‘许其戴罪立功’······
“倒是不知条侯,同晁错也有些私谊?” 思虑片刻,似是调侃的道出一语,却见周亚夫满面严肃的摇摇头。 “臣同晁错,并无私谊。” “只事实如此。” “——此战之罪,实非晁错之故,亦非郅都无能。” “实在是吾汉家之步卒,在匈奴骑兵占据野外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在同等兵力下夺回野外。”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 “换而言之:此战之罪,罪在我汉家无骑······” 见周亚夫又道出一声,还不忘再次强调此次战败,并非北地四郡守将的过错所导致,刘胜也不由面色稍一肃。 “条侯的意思,朕当然明白。” “但还请条侯不要忘记:匈奴贼蛮此番南下,被战火所荼毒的,并不单只有北地四郡。” “——战火,烧到了关中。” “——甚至烧到了甘泉宫、烧到了距离长安不过数百里的地方!” “要知道自有汉以来,无论是诸侯反叛,还是匈奴入侵,战火都从不曾波及关内!” ··· “而这场战火之所以会波及关中,正是因为北地近乎不设防,匈奴人自草原出发,一路直扑萧关,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短短六天,匈奴人就从河南地,把先锋送到了甘泉山——送到了朕的眼皮底下。” “说的夸张下,便说匈奴人的胡刀,架在了朕、架在了太皇太后的脖子上,也丝毫不为过。” “在这样的前提下,条侯,难道还要说晁错无罪吗?” 阴恻恻发出一问,刘胜的目光便死死锁定在了周亚夫身上,好似是要将周亚夫整个人看穿。 而在刘胜这明显有些警告意味的话语之后,周亚夫,也终还是道出了那先前,始终不曾有人胆敢说出的事实。 “大约四年前,先孝景皇帝颁布诏谕,改地方郡守为太守,改郡尉为都尉;” “而在改制之后,被改成都尉的郡尉,从先前掌一郡军事兵马的官职,变成了单纯领一部都尉的武职。” “那陛下知道:一部都尉,有多少兵马吗?” “——五千人。” “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一什,五什为一屯,二屯为一曲;” “五曲为一队,二队为一校,五校便为一部,也就是一部都尉,亦或是‘一军’。” “也就是说:自陛下改制,将郡守改为太守、将郡尉改成都尉之后,天下各地的郡国兵,都统一改成了每个郡个一部都尉,总计五千兵马。” “即便是边关,也同样如此······” 如是说着,周亚夫不由又是一阵哀叹,方继续道:“陛下知道北地郡的五千人,如今剩下多少人吗?” “——一个不剩。” “匈奴单于挛鞮军臣亲率主力近十万,于夜半十分突袭朝那塞,驻守于朝那塞得北地都尉部五千将士为了拖延匈奴人,死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而在两周一夜的浴血奋战之后,北地都尉全军覆没,整个北地郡,便再也没有了哪怕一个领着朝廷粮饷的正卒······” ··· “有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难道勐将,就可以打无兵可用的仗吗?” “可即便是没有兵马,晁错也还是征集起了近万青壮,奋力作战,将匈奴人的脚步稍放缓了些。” “非要说晁错有哪里做的不够完美,那也就是没有和北地都尉孙戊那样,马革裹尸,为国捐躯······” “能在北都都尉全军覆没,无一生还的情况下,仍旧靠青壮阻止起防线——上一个做到这种事的人,是云中守魏尚。” “如今,我汉家难道不是出了又一个魏尚吗?” ··· “当年,魏尚的威名遍播草原,匈奴人甚至为魏尚捏了泥像,以早晚祭拜。” “陛下却想要让臣等,讨论应该如何惩处晁错?”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臣只能说:陛下,还真不愧是太宗孝文皇帝的子孙。” “只是如今,晁错蒙受此等冤屈,曾为魏尚开脱的冯唐,却已经不在长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