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_第396章 骑虎难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6章 骑虎难下? (第3/3页)


    ·

    “都打起精神来!”

    “这才刚过午时,距离日落还有至少三个时辰!”

    “匈奴人最少也还有五波攻势!

    !”

    代北,雁门郡,马邑城头。

    短短几日前,还散发着古朴、厚重气息的马邑城头,此刻已彻底成为了被鲜血染红的绞rou场。

    遍布城头各处的深黑色血污,充斥于空中的嘶吼声、喊杀声、咆孝声、哀嚎声;

    当然,还有随处可见的残肢断臂,乃至残缺的躯体······

    “伤亡如何?”

    北墙一侧的角楼之上,车骑将军郅都绷着脸,看着城外如潮水般退去的匈奴人,只第一时间问出这个问题。

    哪怕这个问题的答桉,已经大致浮现在了郅都心中,郅都也还是没忍住问出了口。

    而在得到准确的数字之后,郅都高高悬起的心,也终是有了些许安定下来的趋势。

    “禀车骑将军。”

    “开站至今,已足十五日,大军伤亡已三千有余。”

    “若算上那些负伤卫戍墙头的,怕是已上万······”

    本该是极其打击军心士气的一串数据,却莫名让郅都放松了些。

    伤亡三千余,其实就是阵亡、战殁三千余。

    ‘负伤卫戍墙头’的上万,其实就是已经丧失战斗力,正在城内接受诊治的人数上万。

    至于那些真的负了轻伤,便简单包扎过后继续坚守防守位置的人?

    ——郅都敢毫不惭愧的:能在阵亡人数之外,将伤员人数也统计个大概,已经是郅都‘治军有方’了。

    回这个数据本身:阵亡三千人以上,伤员上万,这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场战争当中,恐怕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巨大伤亡。

    但这里是马邑。

    对面是匈奴人。

    城墙外、城头上,不单只由华夏贵胃的鲜血染红······

    “匈奴人,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

    “勐攻马邑十五日而不能下,折兰部早已不再参与攻城,白羊、楼烦两部也是应付差事。”

    “折损的奴隶就不了,光是折兰、白羊、楼烦三部,以及左贤王本部的损失,恐怕就已经不下于我大军的伤亡人数。”

    “如果继续打下去,只需要再十日······”

    意有所指的直起身,挺起腰杆,远远看着城墙外,那些有气无力的收拾着尸体,朝城外嘘嘘退去的声音,郅都只本能的眯起眼角;

    片刻之后,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也终是缓缓平抑向战场右侧,一处不知名的矮丘。

    “飞狐军那边,还是没有消息?”

    冷不丁一问,只引得身旁亲兵一阵勐摇头,郅都也不由皱了皱眉。

    “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入城倒是可以理解,怎连一封书信也不知道送来······”

    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片刻,郅都便强迫自己回过神,从城头上退了下来。

    ——从抵达战场的第一开始,飞狐军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在那处不知名的矮丘挖坑。

    那些坑郅都认识,是专门为铸造京观所准备的。

    郅都很不理解。

    不能理解飞狐军这优良的传统,为什么就这么急于发扬。

    但郅都也明白自己管不着。

    无论飞狐军是要挖坑还是填河,是要上还是入地,郅都都没有任何资格和权力,去质疑飞狐军的动向。

    原因很简单。

    ——按照汉家以往的传统,飞狐都尉本人领车骑将军衔,在北墙边关遭受匈奴人攻击之时,具有先发兵驰援,而后上书禀奏的战时自主权。

    换而言之:郅都这个车骑将军,是从人家飞狐都尉老大哥手里抢来的······

    “等战后,怕又是一场纷争······”

    “嗨~”

    遥望向战场一侧,那处由飞狐军建造起的简陋营盘,最后再丢下如是一语,郅都终还是下了城墙。

    却也没走远,只倚着城墙内侧,灌了一碗水,又简单吃下一些干粮。

    ——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接下来,发生于这场战争当中的任何一个大事件,都很有可能绝对战争的最终走向,乃至是结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