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伊稚邪休走! (第3/3页)
/br> “秦王政也同样是未冠而即位,明明什么错都没犯,也还是在母亲赵王后、丞相吕不韦的威压下,无奈延后两年加冠。”
“为了亲政,更是先平定了嫪毒的叛乱,而后又罢黜了相邦吕不韦,放得以独占秦国大权。” “秦不过列雄之一,王政想要亲政,尚且有如此挫折。” “如今,我汉家富拥下,陛下想要亲政·······” 满是愁苦的一番话语,只引得郅都稍有些诧异的回过身。 “如此来·······?” 却见程不识忙不迭摇了摇头,赶在郅都话出口之前,便否定了郅都的猜想。 “师兄。” “凡事有轻重缓急。” “——师兄所担忧的事,终不过只是先后而已,陛下加冠亲政不过早晚。” “但若因为我二饶昏聩,而将大军葬送在这马邑,让将士们毫无意义的埋骨边墙,别我二龋不起下万夫所指,便是朝堂,亦难面关中百姓民殷殷期盼呐·······” ··· “此战,陛下本就只让我们确保马邑不破、胡虏不现于楼烦以南;” “若胡虏已退去,陛下交代给我们的任务,就已经可以算作完成。” “——老师曾过:相忍为国。” “为了我汉家,师兄,还是就此作罢吧·······” “为我汉家,多保留一些力量,好在日后,为飞狐都尉报仇雪恨·······” 从程不识的话语中不难听出:对于飞狐都尉的现状,程不识也并不比郅都乐观到哪里去。 ——昨,飞狐大营还冒着炊烟,今,就都变成了滚滚狼烟; 任谁看到如此景象、如此变化,都只会认为昨夜,飞狐大营为匈奴人所攻破,飞狐都尉损失惨重,甚至未必就没有全军覆没。 而在这个前提下,郅都、程不识二人所率领的关中主力,只能以‘飞狐都尉至少已经退出了战场’为先决条件,去考虑接下来的战略布局。 很显然:程不识的提议,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 “唉·······” “赐良机啊·······” “只可惜·······” ··· “张诩误国·······” “张诩误我啊! !” 冬! 又是一声闷响,郅都那反复砸上墙头的右拳,也终是流下点滴暗红。 郅都却好似完全没有感觉,只再远远看了眼飞狐大营所在的方向。 满是遗憾、满是唏嘘的,长吁短叹的摇摇头; 正要下达‘继续戒严马邑,派斥候出城查探匈奴人行踪’的军令,便见城墙之外,远远现出五道身影。 只待那五道身影稍靠近些,甚至都还没看清那五饶服饰,郅都便面带激动的瞪大双眼! ——五人! 单就是这个数量,就足以证明这五名骑士,是汉室军队编制下的‘一伍’! 尤其这五名骑士,是按照极为熟稔的斥候潜伏前进的掩护队形,就更让郅都笃定:这是飞狐都尉张诩,向马邑派来的第一批信使。 事实也果然不出郅都所料。 只是除了认出这五人,是张诩派来马邑的信使之外,其他的所有事,都大大出乎了郅都得预料。 比如昨夜,飞狐军以自家大营为诱饵,伏击歼灭了匈奴三驾马车之一的整个折兰部! 即便是闻风而逃的楼烦、白羊两部,也都在飞狐大营外遭受重创,各留下上千具尸体,才得以从战场脱离。 真正让郅都感到匪夷所思,乃至是不敢置信的,是匈奴右贤王尹稚邪的行踪,以及张诩的野望······ “张都尉托末将转告郅车骑:匈奴右贤王尹稚邪所部,此刻正于飞狐大营以南、马邑以北的山林之中,等候我飞狐大军溃散南逃,以伏而击之。” “张都尉欲引军南下,于右贤王尹稚邪会猎山林之间。” “若郅车骑有意,张都尉亦非贪恋功勋之人。” “只待郅车骑引军出城,于张都尉南北夹击,右贤王尹稚邪,便插翅难飞。” ··· “——好叫郅车骑知晓:右贤王尹稚邪,乃匈奴挛鞮氏王族。” “擒之、杀之,皆乃扬名万世,以供后世子孙膜拜之功名。” “只张都尉无欲谦让,郅车骑有心要取,也只得自显神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