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犬儒士_第十七章 他还是个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他还是个孩子 (第2/2页)

一丝不留地道出,引来其他两人拍手叫好。

    “绝,真绝!”

    学校的天空看上去晴朗无比,实则风云变幻,又有一个无辜的可怜人卷入了一场两方势力的明争暗斗,难免会被误伤。

    “晨曦,晨曦!”

    走廊上,她听见有人呼喊自己的名字,便转头一看,是一不认识的女同学。

    “我喜欢一个男同学很久了,他现在就在前面那间教室里,你能帮我给他吗?”女学生这样说着,便把粉红情书塞到她的手里,转身就跑了。

    她挽留不住,又不好狠不下心来丢弃,只好前往指定的目的地。

    就在她疑惑教室那么多学生,目标是谁又没说清楚的同时,竟发现偌大的教室只有一人,而且还是熟人。

    被朋友海生以送情书为由的张轩来到这里时,注意到了一个重点。

    不是对方是熟人,而是她手里也拿着一封情书,顿时一股不祥的预感从潜意识里溢出,他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套路。

    等他意识到海生为了钱把自己给出卖了时,想跑已经晚了。

    “你们在干什么!把手里的东西交出来!”值班老师听学生打小报告,跑到教室里将两个早恋的同学抓个正着。

    张轩哀叹一声,埋怨自己为何不早点发现。这个套路专为三好学生设计,坑害毫无黑点的它们,只能无中生有,而早恋是学校最反感的行为之一。

    就在晨曦苦苦挣扎、拼命证明这封情书不是她写的时候,他却没有帮忙。

    “这封信真的不是我的!不信你可以翻我的书包,查对一下笔迹是否一致!”

    他对恋爱网的了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既然人家动手就不会留下漏洞。

    他只能任凭晨曦以各种逻辑反击,自己沉默着跟在反恋爱组的老师身后,宛如一个局外人。

    果不其然,双方的书包里翻出了不下三份的情书,笔迹也当然是按照本人作业里的模仿过了。

    更有甚者,能把你自拍的照片和别人的P在一起,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在晨曦一脸的不可思议中,他默默祈祷这个女孩受的伤害能少一点。

    霎时间,关于它俩的绯闻铺满全学校,就连老师们也在惊叹,这么干净的女孩私底下竟干出如此卑劣之事,实在是人不可貌相。

    就连校长在教师楼的男厕所蹲坑时,竟有几个男同学故意跑到他旁边的坑位,对这次早恋事件大谈特谈。

    搞得校长很是羞愧,还没等方便完就硬憋了回去,借此逃跑。

    毕竟是自己亲手选出来的“最美”中学生,现在却触犯了严禁早恋的校规,这哪是在批判那个女孩,分明是打他的脸。

    他当下大义灭亲的决定,一定要让反恋爱组严查此事,并给予严重的惩罚:通知家长,回收“最美”的头衔。

    人证物证全在,还是被现场抓获,几乎没有辩解和饶恕的余地。

    但关于此事,晨曦的班主任一直有疑惑。

    是啊,太突然了!而且调查之路意外顺利,甚至可以说平时打死都不肯出卖同学的人,现在自己来似邀功一般提供线索。

    常年关注娱乐圈的她,对于狗仔诬陷明星制造桃色新闻获取流量的事件屡见不鲜,这次的案例是否也采用了那样的作案手法?

    再加上班中同学有意无意间都在排挤赵晨曦这位同学,这让她的疑虑更重了些。

    难不成,是有人在暗中cao作?

    她当即决定叫出一位人缘好、朋友多的女学生询问一番。

    “你告诉老师,你们为什么老是让赵晨曦同学一个人独处,为什么不跟她一起玩呢?这是不是有点自私了?”

    “老师,我喜欢一个人自然就会跟她玩,讨厌她的话又为什么要和她一起玩呢?难道逼着我和她玩就不是在限制我的自由了吗?这样的老师你难道就不是自私的吗?”女学生口齿伶俐,弄得她一时无言以对。

    “那好,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就算赵晨曦这个同学再怎么讨厌,但一定不要孤立和陷害她,好吗?就算是言语和不经意的行为,对一个人的伤害也是很大的,老师只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健康成长”

    她苦口婆心的劝说,女学生却不以为然:“老师,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我做错了事?你可不能凭空冤枉我啊,我只是一个单纯的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听到这她就释怀了,孩子本就是最单纯的生物、没有翅膀的天使,这跟它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到家后,看见六岁的小儿子正趴在地上玩玩具,她微微一笑,阴霾的心情一扫而空。

    而等她一回头,小男孩就将玩具熊狠狠摔打。

    要问原因,很简单。既然善良和单纯没有冲突,那为什么恶意和单纯就不能联系在一起呢?

    我们啊,可都是单纯的小孩子。喜欢,便善得单纯,没有过多的套路和想要对方回报,最直接的给予、分享是我们表达的方式。

    讨厌,便恶得单纯,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权利游戏,直接使用暴力致它于死地,不过是理所当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