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_第104章李斯拜师(第五更,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李斯拜师(第五更,求订阅) (第2/2页)

/br>
    赵国本来就是粮食匮乏,此次大军出动,很多平民丢下春耕就是参军,导致很多耕地还在荒芜,还未播种下去。现在回去,进行补种还来得及。若是继续打下去,很多田地要绝收了。

    双方都是在畏惧,都是想要议和。

    只是为了利益,还是剧烈的争吵。

    到了最后,将渠答应割地,割让五个城池给赵国。

    廉颇也点头答应。

    双方把手言和。

    赵国军队开始撤退,燕国上下也是松了一口气。

    回到邯郸后,除了少部分军队,依旧戒备燕国之外,多数的士卒皆是解散,回到家中,开始补种。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紧张而忙碌。

    赵王丹亲自率领百官,到了城外迎接廉颇,给予其最高的礼仪。

    赵王上前,亲自握着廉颇的手,热情道:“将军神勇,大破燕军,下皆知将军威名,皆知我赵国强大。国有将军,好似有长城,敌人不敢入侵。只可惜,寡缺初听信着谣言,长平之战撤掉了将军。若是将军守长平,不定能擒拿白起,坑杀秦军!”

    廉颇道:“臣惭愧!”

    惭愧,自然是很惭愧。

    秦军不是燕军,在长平他连王龁都是打不过,更不用白起了。

    赵王继续道:“寡人册封将军为信平君,封地食邑为五千户。不久前,平原君去世,将军为假相国,暂代相国之之职!”

    廉颇立刻跪倒在地上,道:“多谢大王赏赐!”

    着,眼中激动的流出泪水。

    而今,六十多岁终于封君了,算是大器晚成。

    昔日的时刻,他侍奉赵武灵王,可惜后来沙丘之变后,他被冷藏起来,在赵国不温不火。

    打过齐国,打过魏国,战绩上不温不火。

    同时代,赵奢在阙予之战,大败秦军,威震下,他却是一句不敢行,成为马服君的陪衬;在绳池会媚时刻,他护卫赵王有功,可却是成为蔺相如的陪衬。到了后来乐毅入赵,成为望诸君;田单入赵国,成为都平君。

    他成为这两位的陪衬。

    到了长平之战,他连续败于秦将王龁,最后被赵括替代,成为赵括的陪衬。

    到了邯郸之战的时刻,他守卫邯郸有功,可再次成为信陵君和春申君的陪衬。

    他一生似乎就是陪衬的命。

    直到现在,他终于封君了,成为信平君,终于进入最为高光的时刻。

    “将军入城!”

    赵王道。

    廉颇激动着,与赵王一起进入邯郸城。

    美酒送上,rou食送上,今夜廉颇醉了,醉得很是欢快。

    信陵君也是参加宴会,为廉颇庆祝。

    只是有人也在嘀咕着,赵国无大将,廉颇为封君。

    赵国名将在凋零,赵奢已经死了,田单死了,乐毅死了,只能廉颇上位了;蔺相如死了,平原君死了,名相去世,只能廉颇成为丞相了。

    ……

    楚国都城。

    马车在响动,走下一个老者,老者正是荀况。

    在老者的身后,还有几十个学生。

    前方有一位长者在迎接,正是春申君。

    春申君上前,亲切的握着荀况的手,道:“贤者,你终于来楚国了!”

    荀况叹息道:“贤者谈不上,只是丧家之犬。在齐国稷下学宫,不受齐王欢迎,受人诽谤,只能前往赵国;赵王热情迎接我,可终究是道不同,余只能离去。前往秦国,向秦王献策,可秦王不用我策!”

    “到了现在,只能来楚国,求楚国收留了!”

    春申君道:“齐有稷下,楚有兰陵,贤者可居于兰陵,可为兰陵令,负责楚国教化之事!”

    荀况道:“我才略浅薄,只能暂居于兰陵!”

    春申君笑道:“贤者这边走!”

    到了楚国后,荀况受到春申君礼遇。

    荀况成为兰陵令,在兰陵开设兰陵学宫,在这里开始教授学生,开始讲述自身的学,诸多的贵族弟子,落魄士人纷纷前往,听其讲学。

    春申君见到这一幕,很是满意。

    齐国有稷下学宫,学者云集,那里培养了诸多的人才;春申君也是有野心的人,打算借助荀况,在楚国建立自己稷下学宫。

    上蔡之地,有一个落魄的士人,名为李斯。

    因为家贫,曾经为书吏。

    有一次,李斯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厕所来,它们都赶快逃走,很是惊恐;但在米仓看到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没有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

    李斯感慨道:“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即便是当老鼠,也要成为米仓老鼠!”

    下定决心,要当米仓的老鼠。

    听到荀况在兰陵讲学,立刻辞掉官职,前往兰陵,听其讲学。

    听了几次后,李斯拜荀况为师。

    荀况询问道:“为何要拜我为师?”

    李斯道:“我不愿为吏,碌碌无为一生,我愿为吴起,愿为范雎,建立无上功业,史书记载我的名字,千秋之后依旧不朽。然而,我自知才学不足,见识浅薄,只是鄙陋之人,无法行大事!”

    “故而向贤者学习,增加自身的学识,提升自身的底蕴,只求有所成就。贤者,莫要推辞!”

    荀况道:“我曾拜见齐王,齐王不用我才;又是拜见赵王,赵王不用我才;又是如秦国,秦王不用我。只能退居在兰陵,教传道受业解惑。伱可交上束修!”

    李斯大喜,直接上交束修。

    稍后跪下,拜荀况为师。

    荀况开始讲学,开始传授学识。

    在教授当中,发现李斯精通庶务,逻辑缜密,思维敏捷,至于缺点就是易被利所诱,忘乎所以。

    荀况传授其刑名之术,传授其法术势,传授其纵横辩论之。

    又是传授其论语,儒家的典籍。

    李斯学习着,对于邢名之术颇为感兴趣,对于儒家之学,却是浅尝辄止。

    ……

    pS:更新到了,求订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