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_第185章jianian臣郭开(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5章jianian臣郭开(求订阅) (第2/2页)

不忠心,在他们眼中,礼法是第一位,国家是第二位,民众是第三位,至于君王只是第四位。

    若是君王违背了礼法,忠臣会劝诫一二;若是国家利益与君王利益发生冲突,忠臣会劝谏,国家利益为先;若是民众利益与君王利益发生冲突,忠臣会会将民众放在第一位。

    这些忠臣,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忠臣。

    真正的忠臣,就是君王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凌驾在礼法,国家,民众之上。

    他郭开能一步步走到现在,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会溜须拍马吗?

    根本不是!

    主要是他有才能,做丞相的时刻,处理各种政务井井有条,国库的粮食充足,邯郸秩序井然;此外,他是大忠臣,对于大王忠心耿耿,所谓的礼法,赵国的利益。民众的利益,皆是不如大王。

    大地大,不如赵王大。

    这就是他的世界观。

    因为这些,赵王离不开他,也需要他。

    他贪财好色,喜好歌舞,喜好美姬,在外人眼中可谓是jianian臣,弹劾不断,可他还是稳如泰山。

    马车在响动着,回到庄园当郑

    在庄园当中,郭开品味着茶水。

    顷刻之后,有一个商人上门,前来拜访道:“魏永,拜见丞相!”

    郭开笑道:“君子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魏永笑道:“丞相好消息,好消息。在不久前,我将十万石粮食运输到洛阳城,在那里换取两千斤白砂糖,请看……”

    着,召唤着侍从。

    侍从端过一个玻璃罐子,打开盖子,里面放着洁白如雪的东西。

    打开盖子,用着勺子取出,品尝了一口。

    郭开闭上眼睛享受着,感觉神魂好似飞上一般,那种感觉极为美好。

    “如雪一般,吃起来味道可口,只可惜不知如何制造而成……可惜可惜……”郭开睁开眼睛,眼中闪过叹息之色。他不仅好色,更是贪财,一方面本心就是如此,一方面也是为让大王放心。

    自从秦国有了灾荒之后,洛阳的白糖也变得不一样了。

    昔日的时刻,只要花钱就能买下白糖,可现在却需要用粮食,才能兑换白糖。

    兑换的比例是,一百石粟米兑换一斤白糖。

    魏永也道:“据,种植甘蔗之后,可以从甘蔗当中榨取出蔗糖,然后对蔗糖进行淬炼,取其精华,百斤蔗糖可浓缩为一斤白砂糖。只可惜,这样的配方,掌控在吕不韦手中,我等不知道!”

    郭开道:“可惜,很是可惜!”

    魏永道:“丞相种植了多少甘蔗?”

    郭开道:“我种植了大约是十万亩甘蔗,提纯出一千万斤,蔗糖添加到食物当中,可减少粟米的食用。一亩地就是可榨取一百斤蔗糖,可种植粮食,也只是收获一百二十斤粟米而已,多一点二百斤而已。”

    “很多耕地肥力不足,可能亩产也就几十斤而已。”

    “种植粟米,不如种植甘蔗赚钱!”

    在当今的下,各国的粮食产量不同,秦国赵国是大亩,大约是二百四十步,在各地区的粮食亩产也是各不相同,最顶级的好地可亩产一钟。

    可种植粮食,不如种植甘蔗。

    甘蔗榨糖,这不算什么机密。

    在楚国,就是有甘蔗榨糖的历史。

    可赵政推手下,甘蔗却是大量种植起来,随后商人也是闻到机会,开始大量种植。

    甘蔗的产量大量增加,蔗糖的产量在增加,很多商人已经制造出红砂糖,只是白砂糖,冰糖还有技术门槛。

    六国的商人,还是未能找到制造白糖之法。

    靠着白糖,秦国从六国获得大量的钱财。

    到了灾年,更是换取大量的粮食。

    可事实上,白糖的价格并不贵。

    有人以为,油脂类需要动物或者经济作物,糖在古代是奢侈品,盐对秦国更难得,用这些做压缩干粮有点何不食rou糜的味道。

    可赵政仔细计算之后,却是觉得可以。

    古代没有大规模养殖,可人口也稀少,外面的野生动物很多的,在田野当中各自野鸡野兔,野猪之类的数量不少。古代不缺少rou食,只是没有冷库之类的,保存rou食困难。

    尤其关中地区,属于农牧二元结构,不缺少rou类。

    再一下糖类,后世甘蔗亩产为三千斤,出糖率为14一亩地产出蔗糖最少为420斤,可能古代的甘蔗品种不好,每亩产蔗糖一百斤。

    只需要种植十万亩甘蔗,就是可以产出一千万斤蔗糖。

    吴越地区多荒地。每年产出几千万镜蔗糖,没有难度所以,制造压缩饼干,里面添加rou类,糖类等并不困难,并不是无法实现的。

    中国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在秦汉为985斤,隋唐为988斤,宋代为1457斤,明代为1192斤,而乾隆年间,仅为780斤。至于当今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仅是960斤。现在中国粮食占有量,高于秦汉清朝,低于明朝宋朝,可为什么古代有饥荒,现在没有饥荒。

    两个原因,一个是粮食分配问题,一个是运输问题。

    在二零某某年,河南大旱,若是在古代早就岁大饥,人相食。可在后世,火车只是几个时就是把粮食运输到河南,粮食价格涨幅波动不大。这就是交通带来的好处。至于分配,就不多了。

    秦国时代,一石米的价格为三十钱到五十钱,灾年是例外。

    至于白糖的价格,应该与食盐差不多,价格为十钱一斤,并没有想象当中那样高。

    至于一百石粟米兑换一斤白糖,这是赵政故意炒高白糖的价格。

    就好似古代食盐的价格,一般在十钱一斤,可在古代会炒到几十钱一斤,几百钱一斤。

    ……

    pS:再一个冷知识,咱们现在到了超市买东西,一般都是买一斤米,买十斤大米。可在古代,计算粮食都是按照体积计算,一石米,一斗米。古代借粮食,会借下十斗米,而不会借下十斤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