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_第186章代郡李牧(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代郡李牧(求订阅) (第2/2页)

>
    在田野当中,一个中年人站在扶着犁,在进行耕地。

    耕牛在前进,中年人在跟进,一亩接着一亩在耕种,很快到了中午的时刻。

    到了中午,中年人坐在树下,考试取出干粮,泡着水,开始吃起来。

    一般情况,民众多数是每吃两顿饭,早上吃一顿,名为大食;晚上吃一顿,名为食。可在春耕的季节,在忙碌的时刻,中午也会啃一点干粮,用来垫垫肚子,恢复自身的体力。

    吃完干粮后,中年人看着播种好的耕地,眼中闪过幸福之福

    “将军……”

    这时,一个侍卫上前道。

    中年人开口问道:“发生了什么?”

    中年人名为李牧,是代郡郡守,戍守在代郡地区。

    侍卫道:“将军,有内部情报,匈奴会在五月的时刻,袭击代郡。去年的时刻,草原遭遇的白灾,灾害极为严重,要南下打草谷!”

    李牧点头道:“知道了!”

    放下农具,转身离去。

    骑上战马回到城内,洗漱之后,身上的土气少了很多,而是变得英武起来,好似一个大将军。

    打开地图,李牧看着地图,沉默不言。

    不久后,各种情报皆是汇聚而来,山雨欲来,似乎暴风雨要降临了。

    很快,消息传播开来。

    代郡地区在整顿,民众在汇聚,在收拾物资纷纷进入城池当中,进入堡垒当中,选择避而不战。

    在代郡,李牧又有一个称号,名为“乌龟”。

    其他的赵军将领,皆是热血的,皆是慷慨激昂,遇到敌人往往是冲杀上去,勇猛无比。若是遇到匈奴大军,更是血战不断。

    只有李牧是例外,

    得到匈奴来袭的消息后,李牧直接下令民众,携带着牛羊,粮食等进入城池,或是堡垒当中,进行躲避,避而不战。

    不论匈奴人如何挑衅,如何骂李牧的祖宗十八代,李牧就是避而不战。

    时间久了,匈奴人皆是轻视李牧,民众也是轻视着李牧。

    李牧神色不变,似乎一点也不在乎世饶轻视。

    这位李太守胆怕事,可对民众和军队却很好。

    代郡,昔日的时刻为代国,在被赵国灭亡后,直接化为一个郡,在邯郸不得志的人才,往往汇聚到代郡。

    代郡也是苦寒之地,这里的土地贫瘠,不及邯郸的土地肥沃。

    在邯郸附近的耕地,每亩地可收获一百二十斤粟米,可在代郡只能收获七十斤粟米。因为土地贫瘠,代郡一部分耕地用来种植粟米,荞麦,豆子等。可还有一部分耕地,用来养牧草,用来养马。

    又是时常遭遇匈奴袭击,颇为辛苦。

    昔日的时刻,代郡要把大量的赋税,送到邯郸城;可李太守到了代郡后,却是要把部分的赋税截留下来,用来养军,防备匈奴。

    代郡的赋税减低了很多,民众皆是在欢呼。

    不只是如此,李太守还发展商业,鼓励和发展草原贸易,收取大量的税收,补贴军用。

    长久下来,代郡的民众生活水平相对高了很多,士兵的待遇也提升很多。

    在邯郸城的赵军士卒,还处在半饱状态,还面临而饥饿的时刻;可代郡的赵军士卒,却是能吃饱肚子,偶尔还能吃上rou食。

    在农闲的时刻,李太守时常组织民众,修建长城,修建烽火台;等到忙碌的时刻,又是回去种地。

    好似蚂蚁搬家一般,每年修建的长城很短,可时间长了,却是变为庞大而浩瀚的规模。

    民众在收拾着东西,就要避战的时刻,却是传来李太守的召集令。

    一户抽取一丁,很快的汇聚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汇聚而来,李牧开始编练起来,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选择四千多人,建立车兵;又是精选战马一万三千匹,编练为一万多骑兵;又是汇聚五万勇士,编练为步兵;又是多一些善于射箭的名字了组织起来,组成了弓兵。

    车兵、骑兵、步兵、弓兵等,诸多的兵种组合起来,形成代郡兵团。

    站在点将台上,李牧看着诸多的将士,心神在起伏。

    “本将当了十年乌龟,可现在不想当乌龟了,要与匈奴开战!”

    “尔等,可愿开战!”

    “战战!”

    众人皆是欢呼着。

    李牧道:“那就战吧!”

    他也是热血男儿,也想要打仗。

    可在长平之战的时刻,代郡的五万主力军也是前去参战,然后没了。

    代郡之地,残余的民众多数是老弱妇孺,民众匮乏,士卒乏力。

    这个时刻,匈奴来袭。

    李牧只能选择避战。

    这一避战,就是十年之久。

    在这十年,不断与民众休养生息,恢复民力,修建铠甲,打造武器,默默的养着身上的伤口。很多人在在轻视,在嘲讽,可李牧皆是忍受着。

    就这样忍受了十年,孩童在长大,人丁在增加,府库在增加,粟米积累在增加,干戈铠甲在增加,每年都在训练士兵,终于有了与匈奴一战的资格了。

    大军在整顿,开始准备与匈奴一战。

    同时,四周的牧民也是分散在四周,探查匈奴的情况。

    很快消息传来,匈奴十万大军,越过长城,闯过大山孔道,逼进代郡而来。

    山雨欲来,大战即将爆发。

    ……

    轰轰轰!

    此刻,在北方大量的战马在奔驰,穿着皮甲,手上拿着青铜武器,好似野人一般的匈奴,正在穿过大山孔洞,进入代郡地区。

    至于在山岭当中,修建的漫长的赵长城,还有烽火台当中,驻扎的士兵有的战死了,有的却是撤离而去。

    昔日的时刻,赵国花费大量的时间,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北方修建了漫长而浩大的长城,用来防备北方部落的袭击。

    至于长城的作用,主要用途也不是防御,而是预警。等到游牧部落袭击而来的时刻,及时的阻拦一段时间,然后点燃烽火,提醒长城内的民众。

    从而给赵国大军集结和准备的时间。

    ……

    pS:今没有更新了,早点睡觉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