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洛阳学宫(求订阅) (第2/2页)
君王,自然不能如此。 而是建立学宫,借助学宫的名义,招揽门客。 里面的博士,夫子等,就是他的门客,也是他的顾问。 什么叫顾问? 有顾才问,不顾不问。 吕不韦道:“第二,大王可颁布法令,限制大夫,卿,封君的门客数量。大夫的门客,不得超过五十人人;卿的门客,不得超过百人;封君的门客,不得超过五百人!” 只要爵位到了大夫层次,就可招收门客。 至于门客的数量,随意。 只要有钱,可以招收几百,乃至是上千人;若是没有钱,可招收一两个。 直接禁止招收门客,不现实。 那就折中一步,限制门客的数量。 接着,吕不韦又是着具体的策略,赵政点着头,很是满意。 仲父,还是很厉害的。 吕不韦道:“大王,当在咸阳建立咸阳学宫……” 赵政道:“不不,不是在咸阳,而是在洛阳,建立洛阳学宫……咸阳的社会氛围,大秦的氛围,也不适合建立学宫。若是在咸阳修建学宫,寡人迟早有一会拆掉学宫。还是在洛阳修建学宫吧,给底层士人发泄的舞台,也给他们一个争论的舞台。” “若是有一,那些学宫士人给让寡人禅让王位给仲父,你我答应,还是不答应。” 吕不韦道:“大王,这不适合吧!” 赵政笑道:“没有不适合的,学宫就是士饶监狱。监狱,我不想要建立在咸阳,而是建立在洛阳……只要他们不折腾的厉害,我就任由他们折腾!” 吕不韦道:“大王……” 赵政道:“仲父勉之!” 稍后,侍卫抬着吕不韦离去。 赵政微微皱眉,感觉一丝头疼。 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昔日的时刻,荀子来到秦国,见到秦昭王,秦国缺少儒生,若是王霸结合,那就更好了。 荀子的很对,可却是不适合秦国的。 到了现在,他不仅要考虑武力统一下,更是要考虑民心。 民心分为两种,一种是庶民之心,一种是士人之心。
庶民之心,就是减低赋税,减免地租,口赋,算赋,减少徭役,让底层民众减少负担,过上好日子。 士人之心,就是给予其向上爬的机会,给予其登梯。 后世有军功制、举孝廉,科举制等,皆是给士人向上爬的机会。 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 举孝廉不可能,科举走不通,只能建设洛阳学宫, 在这一点上,是抄齐国的作业。 秦人可能很会打仗,可论及耍心眼,却是不如齐国很多。 齐国是阶级固化的国家,在那里的官职世袭为主,想要当官必须姓氏为田,外来姓或是外来人才很难出头的。可开设稷下学宫后,招收很多的士人之后,齐国却是安定起来,因为毒素汇聚在这里。 阶级固化,却是有稷下学宫缓冲,齐国安稳很多 洛阳学宫,就是为了笼络读书人,为了笼络底层士人,他们汇聚在学宫当中瞎比比,也胜过在乡野当中游荡,蛊惑人心,造成地方不安定。 他也要借助稷下学宫,吸收六国的毒素,汇聚在洛阳。 洛阳学宫的毒素越多,下的毒素越少,秦国的社稷越发的安定。 士人诽谤,议论朝政之类的,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都是忍忍他们。读书人发xiele,心情也是平静了,正所谓端起饭碗吃饭,放下饭碗骂人。 至于洛阳学宫膨胀之后,会不会威胁君权,架空君权。 赵政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君权,注定是要被架空的。 除了少数的君王,厉害的君王,可以掌控朝堂局势之外。 多数的君王,皆是被君王架空当郑 这样也很好。 有能力的,可以掌控大权,独揽大权;没有能力的,被臣子架空,在后宫安心生孩子。 …… 回到丞相府邸,吕不韦松了一口气。 终于放心了。 不用喝毒药了。 秦王政,没有杀他之心。 大王任命他,筹建洛阳学宫。 他还是右丞相,还是掌控朝廷大权,可却是一步步的让渡给隗状、王绾、李斯等人,然后筹建洛阳学宫。 过上几年后,他会成从丞相的位置退下来,成为洛阳学宫的祭酒。 “大王,贤明!” 吕不韦松了一口气。 稍后颁布政令,下达了门客限令,限制门客数量。 首先动手解散部分的门客,三千多的门客陆续解散,只剩下三百人不到。 其他的封君,也是陆续驱散门客 接着,又是在洛阳城,花费大量的钱财,修建洛阳学宫。 在计划当中,洛阳学宫的规模、人数、师资力量等,皆是在稷下学宫之上,在这里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轻重家等,皆是可以畅所欲言。只要不是诽谤君王,皆是可以言论。 在这里,可以随意讲学,招收学生。 在这里,秦王会时常询问,想询问一些意见。 在这里,针对一些时事热点,会给予热烈的讨论。 在这里,还有极为庞大的书库,在里面有书卷十万册之多。 诸多的士人听到后,纷纷欢喜起来,感激着秦王政和吕不韦。 吕不韦听着,淡淡冷笑。 很多时刻,人比猴子聪明不了多少。猴子很是生气; 早上给猴子三个栗子,晚上给猴子四个栗子,猴子很是生气;可早上给猴子四个栗子,晚上给猴子三个栗子,猴子很高兴。 恩威并施,也讲究策略。 先是给予恩惠,在给予威严,世人会怨恨;可先是给予威严,然后给予恩惠,世人会感激。 …… pS:第二更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