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这一届人民不行(求订阅) (第1/2页)
第249章这一届人民不行 听着这些,李斯微微呆愣。 李斯问道:“大王,这是何意?” 赵政道:“寡人有海纳百川之心,只要六国士人愿意入秦国,只要有才略,寡人皆是给任用。有才略的,给予高官爵位,不吝惜钱财爵位;若是没有才略的,也会给一口饭吃。可现在倒是好,寡饶好意,不仅没有得到某些饶认可,他们反而有诽谤之言,多次挑衅寡人,寡人岂能忍受他们。寡人打算驱除他们!” 着,杀气腾腾,似乎要驱赶某一群人。 李斯看着这一幕,却是心中在嘀咕,在下意识的揣摩这位秦王的心思。 君王心思如海,好似深渊一般。 很多时刻,君王看似欢喜可能内心是愤怒,可能外面是愤怒可内心却是平静,可能给予你奖励可心中想着如何杀你,可能嘴上着杀某人可实际上却是看重某人。 君王的心思很难猜测的。 李斯心中忐忑,可还是道:“不可,不可,大王万万不可!” 赵政笑道:“六国门客当中多有不轨之徒,难道不该清理,不该驱除吗?” 李斯道:“从前秦穆公到处寻求贤士,从西戎取得由余,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 “后来,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民众殷实,国家富强,诸侯归服,战胜楚国,击败魏国,获取千里土地。秦惠文王采纳张仪的计策,西进兼并巴蜀,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建立霸业;秦昭王得到范雎,废黜四贵,秦国强盛到现在。这些皆是客卿的功劳!” “至于大王,六国当中有侯谍,出卖秦国秦国,更是刺杀君王,这些士人存在可终究是少数人。世人不能因为害怕喝水被噎着,而不去喝水;不能因为有一些侯谍,就是尽数驱除六国士人,臣以为这样不妥当!” 赵政点头道:“你的有道理,尽数驱除不可能,那伱就下去清洗一些士人吧!” 李斯心中咯噔一下,可还是道:“臣遵旨!” 赵政笑道:“你做事情,我放心!” 李斯点头。 稍后,李斯离开大殿,可浑身汗水。 汗水似乎湿透身躯,身躯在莫名的发抖。 刚才秦王要,驱除六国门客这是假的,可借助他的手去清理六国门客却是真的。 在过去的时刻,六国的士人入秦之后,多数投奔吕不韦。 这些士让到吕不韦的推荐,进入秦国的各个部门,成为大大的官员,有的只是大夫,只是底层的县尉,或是军中的一些千夫长,可有的却是成为九卿级别的高官。他李斯能走到现在,就是有吕不韦的推荐。 这些人汇聚一起,成为吕党, 到了现在,吕不韦去了封地洛阳后,吕党面临危机。 很多吕党不甘心倒台,还在抵制大王,似乎想要胁迫大王让吕不韦归来,重新掌权。 秦王政开始还有耐心,可渐渐的失去耐心,开始杀一批,流放一批,贬官一批,分化一批,拉拢一批。 强大的吕党在一夜之间,四分五裂。 秦王政的手段,简单而粗暴,粗暴的无法破解,轻易的击溃吕党。 在吕党倒下后,大王又是让他去接收吕不韦的遗产,接收吕党某些派系的人,直接成为李党,填补吕党的空白。 在这个过程当中,秦王政处理了一大部分,剩下的一部分要让他去收尾。 该杀那些人,该流放那些人,该贬官那些人,该分化那些人,该拉拢那些人,这是秦王政留给他的考卷。 看他的用人能力,看他对权力的驾驭,对于人才的辩解,对于局势的把控。 若是他能处理好这一切,未来会成为秦国的巨头之一。 可若是处理不好,不久后就是会边缘化。 秦王已经给了考卷,就看他的成绩了。 “臣,必然不辱使命!” 李斯心中道。 风雨欲来风满楼。 在秦王政六年,随着一场刺杀,暴风雨开始席卷整个官场。 无数的官员被波及,无数的官员下狱,直接被诛杀;还有的官员侥幸过关,也是被流放巴蜀;又是有官员直接变动职位,直接贬职;还有一些官员,一跃而起,成为秦国的高层。 风云在变化,高层在剧烈的变动。 无数官员的祸福,在这次变动当中起伏。 在这样的变动当中,隗状、昌平君、李斯、王绾等一跃而起,成为秦国的高层巨头。 在清洗吕不韦部分势力后,开始瓜分相应的遗产,继承相应的人脉,形成彼此权力制衡的样子。 在诸多臣子战战兢兢当中,赵政感觉到了大权在握的感觉。 很多政务,处理起来顺当了很多。 很多官员在贪墨上也是谨慎了很多,做事情再也不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 赵政笑着,第一次有了大权在握的感觉。 这与吕不韦时代又是有不同。 在吕不韦时代,他是秦王,吕不韦是丞相,吕不韦处理诸多的政务,一些事情可以自己决定,可一些大事情却是向他禀告。 赵政翻阅这些奏折,觉得可以,才能批准执行;若是觉得不可以,直接驳回。吕不韦要前来询问,彼此讨论,直到商量出最恰当的答案。 那时,他为秦王,也是大权在握,可感觉权力似乎被隔绝一层。 世人不畏惧秦王,却是畏惧吕不韦。 就好似,他是董事长,吕不韦是总经理,理论上董事长的权力比总经理大,可员工们却是畏惧总经理,不畏惧董事长,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 可现在吕不韦离去了,他既是董事长,也是总经理,当集合董事长和总理的两大权力在一身的时刻,他的权力无限大,没有谁能制约他,可谓是上地下,唯我独尊。 这种感觉爽快极了。 这一刻,赵政有些理解,为何秦惠文王要诛杀商君,秦昭王为何要驱除四贵,只因为权力不容分享。 官场在剧烈的的变化,眼看他起高楼起,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在剧烈的变化当中,可谓是官不聊生。 可在军队当中,还是稳定着,没有收到丝毫的波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