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诛杀董卓,吕布很慌 (第2/2页)
陛下打算几时将其斩杀?此贼暴行震动天下,若不尽快诛杀,便无法让天下人安心!” 苏烈和百官打屁一阵,便回到了正题。 刘协看苏烈都做了太傅,还是这么在意他的意见,刚才心里的阴霾又少了一些,于是认真地说到:“天下诸侯,不少都是董卓任命的,如今朕虽然不打算撤他们的职,但也要让他们来观刑!不过虎牢关如今还在吕布的控制中,朕觉得,什么时候破了虎牢关,天下诸侯可以进京,朕就什么时候下令斩了董卓!” 苏烈点点头:“陛下英明!那臣这就给吕布去一封书信,劝他来降,如若不然,便取他性命。” 刘协闻言,顿时迟疑了一下。 虽然吕布加入到董卓这里不过几个月,但董卓、李儒、吕布俨然一个铁三角,给洛阳的君臣上下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刘协是不想让吕布活命的。 只是苏烈都说了要劝降,刘协出于君臣礼让,出于对自己的辅政大臣的尊重,没好立刻说出口。 不过苏烈是什么人,哪能看不透他的心思? 招降吕布,只是为了避免开战,少些杀戮,尽快结束战事而已。 既然刘协不愿意,那苏烈也不介意,只不过是多费些事而已。 于是苏烈当即表态:“陛下若是不愿让吕布活命,臣这就亲自带兵,去虎牢关荡平吕布!” 刘协顿时大喜:“如此,就有劳太傅了!” 不过这种辅政的事情,最忌讳天子和别人接触,受到挑拨,暗中被下绊子。 如今朝政虽然有皇甫嵩等人给自己帮忙,但苏烈对王允这人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于是苏烈当即便能说到:“陛下,如今洛阳初定,人心不稳,为了避免别人再挟持了陛下,臣要把皇城、外城的防务全部接手。尤其是宫中,一律要换成臣或者陛下绝对信得过的人。” 刘协本来还听着不入耳,但听到后来,一句他信得过的也能值守皇宫,顿感满意。 都是苏烈的人,刘协自然不舒服,
但换了别人,刘协还真怕再被挟持。 他和苏烈信任的人一起负责皇宫值守之事,这自然是最好的安排。 突然想起小平津遇见的那伙人,只是数百人,便全灭董卓的亲兵,刘协对那些人极感兴趣。 于是他当即笑着提议:“太傅,小平津救下朕的那些人个个身手不错,不知你舍不舍得他们做禁军?” 苏烈听的都想笑了。 他正愁如何给刘协身边安插眼线,这刘协直接就想要他的锦衣卫值守宫禁! 这真是,瞌睡给了枕头,肚子饿给了个馒头…… 于是苏烈澹然道:“陛下看得上他们,那是他们的福分,再说臣就是带着寻常百姓,也不愁破了吕布。陛下觉得他们不错,那拿去便是。” 刘协大喜过望:“有了他们,今后再有谁想对朕不利,那朕最起码有逃走的机会了!太傅,朕这回真要谢谢你!” 苏烈赶紧摆摆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这答谢就没道理。” 刘协听的大感受用,顿时笑的灿烂。 至于留谁守着洛阳,苏烈也有自己的打算。 皇甫嵩是自己的铁杆老大哥,值得信任,而且,皇甫嵩出身名将世家,极有威望,他来帮忙盯着洛阳,那最合适不过。 不过皇甫嵩的武艺,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于是,苏烈便把目光投向了阎行身上。 阎行的武艺不输于马超,对苏烈忠心耿耿,留下他给皇甫嵩帮忙,苏烈走的也放心。 于是,苏烈当即说到:“陛下,皇甫将军多年为将,熟知兵法,这洛阳交给他,臣才放心!” 刘协自然知道皇甫家族历来对朝廷忠心耿耿,皇甫嵩更是如此,自然也对这个提议没异议。 于是当即笑到:“太傅,以后你就是辅政大臣,这些小事无需和朕商议,你直接做了决定就是。皇甫将军刚正不阿,他守城,朕自然是方向。” 下朝后,苏烈并未立刻离开洛阳,而是召见了自己的几个部将,包括沉炼在内。 “沉炼,天子相中了你在小平津的那些人手,以后你就带着他们留在宫中,名为禁军,实则还要打探消息!如果有外臣入宫,要留意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沉炼肃然道:“主公放心,属下必定不负所托!” 随即苏烈又看向阎行。 “阎行,我已让皇甫嵩负责洛阳的防务,但他的武艺稀疏平常,故而我要留你在此,听他号令!到了出力的时候,你可要主动顶上去!” 阎行闻言大喜:“早听说过皇甫将军的威名,能和他一起共事,真令人感觉荣幸之至!” 至于兵马,苏烈并未在洛阳留自己的兵力,一来本来自己的兵力就不多,再分兵,那光杆司令去虎牢关就没法搞了,二来,那么一搞,就真有董卓那味了,对自己的名声不好。 …… 苏烈这边还没动身,董卓被抓、李儒献城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虎牢关上,吕布如今已经成了热锅上的小蚂蚁,急的直挠头。 “这可如何是好?苏烈不是在酸枣的?怎么就跑那边,还打进来断了我的退路?” “如今太师被抓,我该何去何从?” “李儒献城,如今连个出主意的都没有!后面有凉王,前面又有关东诸侯的重兵对峙,这我岂不是没活路了?” 而在吕布恐惧之时,虎牢关外的关东诸侯,此刻则是个个一脸呆滞。 “凉王说要破城开关接我们进去,想不到竟然一语成谶!” “他才离开酸枣几天?怎么能这么快就攻克函谷关天险?董卓往河内逃,怎么那边还有苏烈的人?这不符合常理,这消息是不是有假?” 诸侯中,曹cao最受震动。 过去他自诩是个聪明人,可现在看过了苏烈的几次出手,感觉苏烈实在是太高明,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