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登瀛楼 (第2/2页)
,欠。曾经听老辈的学问人说吃糟溜鱼片得脆,我寻思着吃鱼什么叫脆,吃萝卜咱知道叫脆,这吃鱼还叫脆“ 他喳吧嘴:“你们也试试,今儿好像还真有点那个脆的意思!“ 边国云也上筷子试试:“还是小常主任点菜内行,到底是干办公室主任的,咱比不了。嘿,是不错嘿!“ “哪儿啊,这是托您二位的福,我这就是碰着了,现在还迷糊着呢,听李总这么一说,讲究,这是真讲究! 常闲又笑道:“我觉得吧,李总的意思这也就是该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咱吃该吃的。这叫什么……“ 李东飞哈哈一笑:“时令!“ “立秋之后立冬之前,鲮鱼正长到一斤半的时候,口感最佳。过了立冬,可能就长到两斤了,rou质就不那么鲜嫩。说白了就仨字,及时吃。” 草莓上市,吃草莓;荔枝上市,吃荔枝。 五月时候吃黄花鱼,八月蟹子肥了,又吃蟹子。 外人看了叫讲究,其实就是合时令。 只不过合不合时令主要的不是看天,而是看人。 有些人家富裕,能达到有什么就吃什么的条件;有些人家贫苦,只能是吃得起什么就吃什么…… “咦,边经理,您这手链不错。“ 酒过三巡,常闲看到边国云左手戴着的一串黄褐色的手链,顺嘴恭维了一句。 “去年回老家过年,我家那位在鸡鸣寺帮我请来的,带着大半年了。“ 边国云抬起手腕,笑着说道。 “对对对,我记起来了,您是南京人,好地方啊。“ 常闲眯着眼回忆道:“我记得有次会议报告上听您说您是76年来的津门,一晃也奔三十年去了。“
边国云笑道:“我还说过这个哈哈,你记性好,那年正好是唐山地震刚过,我当时看到公司那东倒西歪的平房,还打退堂鼓呐!“ 李东飞道:“边经理可是我们的前辈了,那个时候的照片都还有,就是几排平房,条件艰苦得很,跟南京那样的六朝繁华之地是没法比的。“ 他举起杯子跟边国云碰了一下:“当年的青春少年,现在也两鬓飞霜了,你好像过五十了吧“ “谢谢领导还记得我的情况,五十一啦。“ 待边国云微笑着放下酒杯,常闲道:“边经理,我能看看您的手链么“ “您和李总都知道,我现在在搞古玩行当,站在门口有点疯魔了,看到什么物件就想着上手品品,哈哈……“ “当然可以。“ 边国云随手就把手链摘下来递给常闲。 “小李主任之所以能够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干部,靠的就是这股子钻劲,是吧,李总……“ “嗯,不疯魔不成活啊。“ “古人以汉书下酒,今儿咱们也来个雅的,以古玩下酒吧!“ 常闲仔细端详着这串手链:“边经理您运道不错啊,我那位老嫂子回趟老家,给您弄了这么一个好物件回来。 “哦,这难道还有什么说道“ “珠子质地坚硬、细腻、光滑、手感好,纹理通直。“ 常闲把手链拿到鼻子下闻了闻,更是笃定的说道:“到现在还有一股清淡自然的檀香味儿,这是檀香木无疑。而且应该是来自印度的老山檀香!“ 李东飞笑道:“来来,老李,这是好事,嫂子旺夫,你得干一杯!“ “常闲,檀香木手链应该值不少钱吧“ 李其志隐隐知道常闲的意思,在旁边捧了一句。 “假如就是这样的话,这手链也就是两三千块钱的事。“ 常闲自信的说道:“最关键的是,手链上面的包浆,醇厚润泽,宝光莹莹,都要形成皮壳了。没有三五十年的随身护持,绝没有这样的品相。“ “我想,搞不好我那位老嫂子是将鸡鸣寺哪位大德高僧的随身法器给弄来了……“ 嚯,听常闲这么一说,边国云接过手链,有些疑惑的上下打量起来。 “边经理,沈阳道汲古轩的老板是我师兄,他现在正想上手一条高僧开光的手链,您这串手链正好递了个枕头,不知道您能否忍痛割爱“ 常闲微笑着问。 “这个嘛……”边国云有些犹豫。 “以这串手链的品相,市场价应该在一万到一万五之间,如果您愿意转让,我现在就可以问问我那师兄的意思。“常闲说道。 边国云沉吟片刻,看看李东飞,李东飞微笑着不动声色,夹了片牛rou放到嘴里。 边国云也没有再矜持,常闲当场跟牟端明通了一个视频,牟端明看了以后委托他以一万五的高价收了这串手链,算是完成了一次愉快的交易。 经过檀香手链事件之后,边国云态度更是变得亲近得多。 再加上李其志也不时说着一些段子活跃气氛,又连着敬了他们好几杯酒,宾主尽欢,包厢里充满着欢声笑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