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古玩行的跟屁虫儿 (第1/2页)
甲壳虫一溜过去,常闲看到路边站着一男子,正是蒋少卿。 常闲从背包里取出一个用胶带封好的毛边纸包,下车笑道:“蒋哥,不好意思啊,让您早了半小时!” “哪里的话,我是做服务工作的,每天都要提前过来。” 蒋少卿看了看那红色的甲壳虫,跟常闲握了下手,笑眯眯的道:“就是这个是吧?确定是袁克文的帽筒?” “您就放心吧,但凡有一点儿毛病,一点儿疑问我都不敢拿给您,这是昨儿个刚入手,您这运道真是……” 常闲啧啧两声:“您马上要忙,在这儿说话也不方便,我就不跟您絮叨了,东西给您,您待会儿看,先走了啊……” 蒋少卿笑道:“你小子走嘛走,你得告诉我多少钱啊?” 常闲转身挥挥手道:“您看着给吧,比上次那个多点儿就行……” “我说,有你这么做生意的吗?” 蒋少卿呵呵一乐:“过两天找个地方,咱哥儿俩喝两盅啊!” “好咧!到时候摇铃子!” 常闲潇洒的比了一个手势,甲壳虫呼啸而去。 行过两个街口,常闲手机信息提示就到了。 “看您老笑得跟一锅开水一样,这是收了多少银子啊?” 郑芒打着方向盘,余光里暼到常闲的笑意。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区区八万块而已。” “不愧是捡废铁的,您这是点铁成金啊!” 看常闲轻飘飘的又从蒋少卿那儿赚了八万块,郑芒翻了个白眼。 “哥们这是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辛辛苦苦赚点老婆本,容易吗?” 常闲也翻个白眼,“话说那是真正的友情价,就那个帽筒,在家搁几天,卖十五万都亏得慌!” 所谓“晨钟暮鼓”,钟楼和鼓楼曾是中国古代城邑中最重要标志性建筑。 它们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报时。 在古代曾经每座城市都存在的钟鼓楼,不少至今仍存在,甚至像京城和西安的鼓楼还是国宝单位,南京、开封、福州和徐州这四个地方还有鼓楼区。 津门也有鼓楼,津门三宗宝便是鼓楼、炮台、铃铛阁。 不过津门的鼓楼名为鼓楼,实为钟楼。 始建于永乐年间的鼓楼,几经毁灭重建,现在的鼓楼是2001年重建开放的。 里面有两口大钟,一口是新铸的大钟,另一口是原来的“钟王”。 那口重达1500公斤的大钟原为建于宋朝元佑年间的克州长老寺的东西,铸于明末清初,是后来移到天津鼓楼悬挂的。 现在放在邃园回廊的水泥座上供人观赏。 津门现在以鼓楼为中心建了一个十字型的商业街。 商业街以青砖瓦房的明清建筑风格为主,高低错落,犹如一首节奏跌宕起伏的乐章。 北街为古玩城和艺术市场;东街为购物街;南街是以传统民俗文化及餐饮街。 常闲让郑大记者远远的就找地方停车,不然老城厢这片想停车可是麻烦事儿。 两人从北口进入,郑芒一边吃着已经凉了的鸡蛋灌饼,一边左顾右盼道:“常闲,我怎么觉得这鼓楼比沈阳道还热闹呢?不是说沈阳道是古玩行里名气最大吗?” 看着攒动的人头,常闲也是头皮发麻:“郑记者,您知道潘家园吗?” “潘家园我当然知道啊,我还去逛过呢,想捡漏来着,没捡着。” 常闲哈哈一笑,现在潘家园哪里还有漏捡,只有套。 再说,要是能被您郑大小姐捡着的漏,那还是漏吗? 那得是超市! “那琉璃厂呢?” “琉璃厂倒是没听说过。” 常闲说道:“这就结了,潘家园是旧货市场,民俗市场,是面向游客的。但是要想买到真东西,还是要去琉璃厂。” 郑芒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鼓楼这里是面向游客的,圈内人主要还是去沈阳道!对对对,我记起来了,那次那个大脑袋也是说他的那个玉器是琉璃厂买的。” 说话间两人到了市场里面。 全国各个古玩市场,其实都是大同小异。 地摊上摆着新新旧旧的东阳木雕,大大小小的藏传古玩如唐卡、藏佛法器,书画、玉器、陶瓷等更是遍地都是。 要说有点特色的就是那些老的或者新印刷的月份牌、电影海报、老唱机、老胶木唱片、上世纪30年代的电风扇、老电话机等等,倒是让常闲和郑芒驻足停留了很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