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节北京六 (第2/3页)
寇所裹挟入伙。估计所部归降袁世凯。与这个龙谦心怀故国的有很大关系﹍﹍” “唔,你不说我倒忘了。崔玉贵曾回话来着。若再有几个龙谦,局势必不至此。”慈禧终于想起了心腹太监的回奏,非是山东兵不遵旨,而是战事激烈。无从撤退。 荣禄唯唯而已。这句话一扫一大片,明着指责大家的无能,自然也包括荣禄在内。 慈禧并未结束这个话题,“标统”袁世凯给龙谦的职务让慈禧感到陌生。 “袁世凯曾上奏过兵制革新之议。兵部也曾研究,不过没有实行。武卫右军目前也没有设置标一级的编制。标统应当属于协一级编制吧,比营要高一级。”荣禄解释道。 绿营旧制。省下为镇,镇的长官为总兵,镇下分协,协的长官为副将,协下设营,为绿营的基本战术单位。长官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营下辖汛,长官为千总,把总。 武卫军进了一步,特别是热衷于军制革新的袁世凯部,已经取消了协、汛的编制,代之以翼、队,但营的编制照旧。但武卫右军并未设标。所以,他给龙谦的标统,本就是一种敷衍。 “授龙谦副将之职吧。将山东兵在天津的战绩传谕各军。我就奇怪了,山东兵能打的洋人落花流水,为什么其他军队就不行一个归国之人尚且懂得报效朝廷,率军死战,那性着朝廷俸禄的提督总兵们为什么就一触而溃,还要谎报军情!裕禄该杀!李秉衡该杀!”慈禧说着说着便怒气勃发。 荣禄急忙跪倒,“奴才该死﹍﹍” “起来吧,”慈禧换了口气。“仲华,你要切实掌握好军队,勿负厚望!” “奴才敢不殚精竭虑,继之以死﹍﹍”荣禄叩头而退。 掌握军队眼下最可靠的当然是八旗兵,便是蒙古八旗也比汉人可靠的多。自己的武卫中军充当个警卫之责是没问题的。但让他们冲锋陷阵就坐不到了。荣禄忽然想起了庆亲王奕劻的女婿、喀尔喀亲王、领侍卫内大臣那彦图,急忙派人去找这个蒙古人来。 被慈禧记起的龙谦现在就在北厩中。 龙谦与宁时俊在8月11号带着两个连的部队裹挟在武卫后军的乱兵中从广渠门进入了北京,几乎没有受到什么盘问。龙谦赶对了时机,武卫后军奉慈禧的命令出城御敌,万余人的部队乱糟糟地出了城,还没看见任何一个洋兵,便接到了慈禧的新命令——回城防守。这种自相矛盾的命令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格外多,这道荒唐的命令不过是其中不算很严重的一道。 甘军发现了正朝广渠门运动的一支军队,人数也就是百十余的样子,服饰上无疑是自己人,一联系,为首的军官cao着京腔说他们是聂士成的前军,从天津退下来的,好不容易才来到北京。那位来自甘肃武威的都司根本没有怀疑,反而有些同情这支友军,什么也没说,就让他们混在自己队伍中进了城门,然后那支兵就与他们分开了。 龙谦不想暴露自己的部队进入北京,但他还是带着圣旨及兵部的调令以防万一。现在一切顺利,让他感到高兴。触目所及,街上到处是乱兵,武器也是乱七八糟,扛着洋枪的有,拎着大刀长矛也不少。 龙谦以为来过厩的宁时酷找到路,其实这个被北京眩得头晕的参谋长也是两眼一抹黑,根本就找不着路。龙谦怕京师已然实施宵禁,所以必须在天黑前找到落脚点,于是进城集合清点好队伍后,按照自己的记忆,带领着着队伍抄小巷,朝西北方向疾走,终于在东四牌楼附近遇见了情报科的张小丁。 其实是张小丁先看清龙谦的,“司令,司令,真的是你!”张小丁跑过来,激动的要哭出来。 “小丁哈哈,咱们在这里见面了。江云呢”龙谦抱住了张小丁,哈哈大笑。 “可把你们盼来啦。王营长和江科长急的要命,江科长和田书榜今日出城分头去找你们了,我们几个在主要的街口转悠,希望能碰到你们。不要担心江科长,他路熟的很,晚上肯定回来。”张小丁心花怒放,转眼看到龙谦身后的队伍,“咦。怎么就这点人” “鲁山带人在城外。走,先到你们的家。对了,王明远他们,顺利吧” “顺利,他们都来了十几天啦。”张小丁抑制不住的兴奋。 江云在德胜门附近买了一栋二进的四合院。租了一栋三进的大院子,位置都不错,僻静,宽敞。龙谦由化妆在胡同蹲守的卫兵带着进入院子,正在前院中歇息交谈的蒙山军官兵立即发出震天的欢呼。龙谦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大家才将欢呼声压了下来。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候。 “大家很好,我也很好。这不是又见面了吗还是在厩”龙谦的心情也特别好,西沽之战严重的伤亡带来的压抑似乎消失了。他握着六连长胡宗玉的手,“宗玉,在厩的感觉如何有没有逛逛**” “**俺不知道在哪里。自从进城,呆在这里就没有出去过。江云那小子定了许多规矩。营长管得紧,除掉情报科的人,其余都不准走出院子一步。” “好,这样就对了。情况特俗嘛。”龙谦笑着说,一眼看见了王明远。 “司令,你可算来了。”王明远闻讯从北屋出来,紧紧抱住了龙谦。“这些日子让我担心死了,一点你们的消息也没有。” 由于局势的急转直下,先期进城的王明远迫切盼望着龙谦的到来,同时,城外的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