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军_第二十六节林家桥战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节林家桥战役 (第2/3页)

怪了。济阳一带是那次大洪水的受灾区。事后蒙山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帮助百姓恢复生计,从此奠定了蒙山军在武定府的群众基础。后来蒙山军在武定推行乡村自治、招兵等工作都顺利的很,武定成为蒙山军仅次于鲁南的稳固根据地。这次与朝廷做最后的决战,武定府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坚壁清野。破坏交通,疏散百姓,布置战场,样样有条不紊。

    次日,即8月18日凌晨,荫昌的炮兵对高桥镇展开了猛烈的火力急袭,高桥顿成一片火海。炮标打出了一个基数的弹药后,第一协的两个标从两个方向展开了进攻,顺利攻入了高桥,没有一丝的抵抗,昨日坚决抵抗的守军竟然乘夜撤走了!

    虽然白白耗费了大批的炮弹,但荫昌还是高兴的。夺下高桥后,第一镇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济阳便遥遥在望了。荫昌命令第一协“乘胜”前进,经林家桥直趋济阳,日落前务必占领济阳城。

    但第一标在林家桥再次遭遇到坚决的抵抗,两次攻击均告失败,守军的迫击炮给第一标略显密集的冲锋队伍造成了严重伤亡,主攻营一营伤亡了两个队官和四个排长,第一标标统是汉人,强烈要求炮兵支援,没有炮兵的支援,他拒绝再次攻击了。

    荫昌再次抵达第一线,仔细观察了敌人的防御阵地,在林家桥东的正面阵地,敌人竟然部署了铁丝网!这个东西让德州的北洋主力伤透了脑筋,比让步兵咒骂不已的地雷更讨厌。

    他们这是要固守林家桥吗?他们究竟有多少兵力?这部分守军无疑是昨日守卫高桥的那支部队,不是一直贴着自己不断袭扰的骑兵,而是正规的步兵部队。一个团?一丝不祥的感觉升上荫昌心头,在德州打成那个样子的情况下,山东军仍将一个步兵团和大量的骑兵摆在了武定,说明了什么?他们有足够的兵力还是获悉了我们的计划?

    现在不是核实这些的时候。荫昌紧急下令炮兵前调,既然有铁丝网挡路,那就必须使用大炮了。

    这时大约是上午十时左右。一份紧急送达的报告让荫昌大吃一惊。

    报告是第二协赫舍里协统送来的,高桥被敌袭占!后卫辎重损失严重,只有少数官兵逃了出来!赫舍里报告中说,敌人很强大,至少一个标!

    高桥距林家桥不过二十里,第二协刚离开高桥,敌人就占领了高桥,这股敌人从哪里来的?至少一个标?山东第七师已调德州。哪里冒出来这么多的部队?

    辎重,特别是粮食是千万不能有闪失的!荫昌立即命令第二协回身夺回辎重,重新夺占高桥!

    “告诉你们协统!夺不回高桥,让他提头来见!”荫昌的声音都变了。

    骑兵通信兵飞马返回。就在这时,部署于右翼的第二标方向枪声骤起。夹杂着已经熟悉的迫击炮的爆炸声,马上有人来报,第二标遇到敌人强有力的打击,至少一个标敌人拦腰杀出,朝司令部方向展开了突击!

    圈套!中了敌人的圈套了!山东军在武定部署了强兵,瞄着要吃掉自己!军事素养还算可以的荫昌立即做出了最坏的判断:敌人隐蔽了主力的行踪。示弱于己,一路将自己诱至预定战场,然后亮出了獠牙。

    现在自己的位置极为不利:前面有林家桥拦住了去路,后面夺占了高桥,南面是黄河,北面又出现了强敌……更为关键的是。自己的辎重被夺,部队马上就断粮了!

    必须夺回辎重,占领高桥!林家桥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急火攻心的荫昌略一思索,下令第二标拼死挡住北面攻上来的敌人,第一标暂停对林家桥的攻击,自己带领警卫部队返回后路,亲自督促第二协夺回高桥!

    8月18日中午。吴念指挥第二十旅及第七师直属队圆满完成了对荫昌第一镇的包围,分三路将荫昌部队合围在高桥至林家桥方圆十余里的野地里!

    确定将第一镇装进了自己包围圈的吴念师长检点了形势后,清楚荫昌部队携粮不足的吴念命令部队坚守阵地,不做主动攻击,他对各团下令,“敌人携带粮食有限,困死他!”

    吴念按照预定的计划,立即征发民夫,大肆挖掘壕沟,实施他的围困战略。

    山东军总部对于武定战线有两个假定。一是速决,当德州危急,吴念部当用突袭战法击溃第一镇,瓦解其战力,然后留一个步兵团配合迟春先骑兵团驱逐第一镇出山东。二是围歼。德州无恙,吴念部应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法,精心选择战场,以彻底歼灭第一镇为目标。

    叶延冰第六师在德州的顽强防御为吴念建立功勋创造了条件。

    吴念在武定战役中展现了良好的大局观。这位最早受训于参谋组的老资格参谋官一直做着增援德州的准备,但总部一直没有增援德州的指令。这样,在放弃惠民后,吴念设计了包围圈,以第六十团坚守高桥,给敌以重大杀伤,然后主动撤往林家桥预设阵地,寸步不退,将其挡在林家桥以东。以二十旅主力五十八团隐蔽侧翼,待敌军前出高桥后立即夺占之,关上敌人东撤的大门。自己亲自指挥五十九团及师直属队负责北面的口子,必要时实施中间突破,将敌拦腰斩断,分别歼灭。南面不放一兵一卒,敌人若是向南撤退,我军衔尾追击,将其挤压至黄河岸边歼灭之!

    骑兵团是吴念的总预备队,担负三个方向的策应。

    轻敌无谋的荫昌完全落入了吴念的圈套。

    五十八团成功夺占高桥,夺取北洋军大部辎重的消息传来,吴念改变了速战的计划,决心用围困的办法用尽可能小的代价歼灭荫昌部。这个计划建立在潜伏于第一镇的情报处暗子端木良的汇报,与段永清同时打入北洋系长期潜伏的端木良在进入山东后借机逃脱,迅速找到了游弋于外侧的山东军骑兵,报告自己的身份后他被迅速送至济阳第七师司令部,这样,荫昌部队的实力、给养彻底暴露。计算荫昌的粮食,最多只能坚持四到五天了,在高桥战斗后,吴念判断荫昌最多只有两日份的粮草了,这个判断促使吴念下了围困解决的决心。

    吴念在18日中午给济南军部的电报中说,“如敌向南撤退,我军将压迫至黄河歼灭之,望速动员可能的力量在黄河沿岸部署;如敌就地坚守,我军将不战而胜……职判断第一镇被围,必将动摇德州北洋主力的决心,因第六师苦战数日,已无力对撤退之北洋主力进行追击,职部二十旅是唯一可以用于北进的力量,此时用围困战法实为上策……”

    宁时俊立即复电同意。指示吴念,以全歼北洋第一镇为目标,具体指挥军部不做干涉。

    吴念立即启用预备好的第二手,将事先动员起来的三千民夫放出来,在林家桥以北挖掘深沟。阻止荫昌向北的突击。吴念的打算是建立在敌我兵力大致相等,而炮兵力量不足的前提下,必须掌握足够的预备队应付突发情况,所以,手里的直属队及新兵众多的五十九团就必须借助地障了!

    在蒙山军中不起眼的吴念在林家桥一战中展现了卓越的大局观,因为林家桥之战的重要意义。由此奠定了他在蒙山军中的地位。

    在第二协对高桥的第一次反攻失利后,心情大乱的荫昌分别给袁世凯及坐镇陆军部的端方发去了求援电,声称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