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章 牌匾交易 (第3/3页)
ntent2'> “一般来说,如果一县镇魔司解散或被收编,其他人是怎么做的?”赵福生问了一句。 这种事情以往也有不少先例。 大汉朝近几年鬼案爆发的频率越发严重,导致一些县镇魔司像万安县一样被朝廷放弃而荒废的还不少。 古建生说道:“照以往法则,令司在卸任之前,会将先前令使的去处安排好。” 这些侥幸未死的令使或被调遣,或是有门路的便自寻去处,另找镇魔门司府衙门接收。 赵福生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你跟着我干什么?我们镇魔司的情况你也看到了。” 赵福生搁了茶杯,平静的看着古建生: “我是有案必办,且每次都会点令使同行,你如果来我这边,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我很难保证不会带你同办鬼案。” 而办鬼案的危险程度古建生也清楚,与厉鬼打交道,一有不慎,便有可能丢掉小命了。 古建生咬了咬牙: “我还是想跟在大人身边。” “为什么?”赵福生倒真有些好奇了。 厉害关系她已经跟古建生说明白了,他却明知有危险,仍执意要来万安县。 “如今这个世道,可没有什么绝对安全的乐土。” 一向嬉皮笑脸的古建生难得有些严肃,显然这个问题在他随同赵福生从五里店屯回来时,就一直在他脑海中翻来覆去的想过千百遍了。 “我就是不来万安县,去了其他地方,也难保要办鬼案。” 有朝廷每年必办三案的制约在,其他令司就是再逃避,这铁律却也无法逃过。 驭鬼者与鬼打交道的时间久了,几乎与鬼无异,可以说就是一具活着的尸体罢了。 这样的‘人’没有情感,没有喜怒哀乐,令使们在他们这些人的眼中,连狗都不如。 遇到危险,令使就是探路的基石。 许多鬼案之所以办理成功,也是用人命探索出来的。 “大人办过好几桩鬼案了,我看你们县府中令使几乎都同大人出行过。” 宝知县的双鬼案认真说起来,古建生、郑河都是参与者。 当时二范作为她的随行令使,办的事最多,也曾近距离接触过厉鬼。 ——按照古建生以往认知,这样的令使大多在厉鬼出现在的瞬间,便已经死于鬼物屠杀了。 但最后宝知县的双鬼案并没有出现死人。 参与了案件,甚至目睹了鬼案的人都活下来了,这足以见得赵福生能力过人之处。 不仅止是如此,这一次蒯良村鬼案,三个令使随行,三人也都活了下来,而且同行的张传世甚至驭使了一件大凶之物,这在古建生看来是极不可思议的。 一次令使侥幸不死可能是巧合,但每次这样,就足以令古建生心动了。 “我想跟在大人身边。” 古建生咬牙道: “就算要办鬼案,可生存机会也有,如果跟了其他令司,就是暂时苟且活命,终有死的时候。” 说完,他又补了一句: “其实镇魔司荒废的有,但令司死了,令使存活的,几乎没有。” 大汉朝只知道令司驭鬼后死亡机率高,更换得快,却不知道普通的令使死亡率更高,更换的频率更快——只是无论百姓还是朝庭皇族、镇魔司将领,都无人会关注这些普通令使的死活。 没有人在意他们的下场如何。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赵福生应了一声: “你既然想清楚了,稍后去寻范大哥,将魂命册登记后,再回宝知县通知郑河。” 她话音一落,古建生眼睛一亮,连忙站直身体: “是!” 他这一再出去,脚步顿时轻松了许多。 …… 解决完这些杂事后,赵福生略微静静的坐了片刻。 偏室茶香杳杳,外间则是士绅们高谈阔论,说笑声不绝于耳。 谈的大多是关于今夜的接风宴,赞叹赵福生办案的神速,还有人商议着之后要开的店铺-- 一面静寂,一面热闹,反衬得赵福生此时悠闲极了。 她将身体往椅子后一倒,放任自己眯了一会儿眼睛,之所以尽力办鬼案,除了是想要获得功德值,保住自己性命外,还能额外的保护一座县城,令治下百姓感到安全,这种感觉也不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