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赶到徐家 (第3/3页)
ontent2'> 他说完,有家人领命去照顾其他人。 解决完杂务后,徐雅臣提着衣摆快步上前,跟在赵福生身侧: “大人是看到我的书信前来的吗?” 此时已经入冬,但他满头大汗,见到赵福生的那一刻冷汗透体而出,将他身上的绸衣都浸湿了。 “是。” 赵福生点头: “几天前,我县中发生了一桩鬼案,我与几个令使一起前往村镇,耽误了时间,昨天才回县城。” 徐雅臣一听万安县再次爆发鬼案,赵福生竟然去了又返。 他一时之间不知是该害怕于万安到鬼案爆发的频率,还是庆幸赵福生办鬼案如神——涉及厉鬼的案件危险异常,她提起来却轻描淡写,仿佛人人畏惧的厉鬼在她眼中不值一提。 “大人真是仙人下凡——” 徐雅臣拍了句马屁。 “闲话少说。” 赵福生此时没有吹嘘的心情,迳直发问: “红泉戏班是几时失踪的?失踪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说完,又道: “他们当时住哪个园子,你领我去看看。” 徐雅臣手呈杯状,将额头汗水尽数抹去,答道: “大人跟我来。” 他侧开身体,走在前头领路: “半个月前,郑大人将戏班子交托给我后,我不敢怠慢,将他们安置在我的‘畅春园’内。” 徐雅臣解释: “那畅春园是早年我几个儿子为了我五十寿而请人建的。”前后一共耗时三年,之后畅春园平时不开,府里有喜事、贵客临门时,才会打开园子。 “红泉戏班住进去后,柳春泉当时还来感谢我,说是对此很满意。” 他年岁长,经的事多,初时的惊恐一去后,理智很快回归。 赵福生虽说没有完全赦免他的罪责,但她既然肯来,且愿意和自己说话,听他解释,就证明这位大人理智还在,并没有因为驭鬼而被冲昏头脑,变得易怒而焦躁。 她只要还冷静,就证明此事还有回旋的余地。 且红泉戏班失踪之事确实与徐雅臣无关,他也觉得又冤又怕。 这会儿徐雅臣反应过来之后,觉得赵福生的到来对徐家来说是件好事。 她肯来,就证明她愿意接管这桩事的善后事宜。 老乡绅心念一转间,想到了许多。 郑河这个鬼东西,怕是临走之前摆了自己一道。 他当时说红泉戏班中有个年轻小生是赵福生看中的,让自己好生接待,之后戏班失踪,把他吓了个半死。 赵福生来后,不见愤怒、焦急,反倒气定神闲,可见郑河的‘看中小生’一说只是鬼扯。 但赵福生因为红泉戏班失踪而来,可见她确实对戏班子十分看重,说不定此前让郑河好好照顾戏班子,也另有内情。 再联想到戏班失踪,说不定涉及了某些隐秘。 这样一想,徐雅臣也分不清自己是该惊慌还是该放心——惊慌于自己莫名其妙卷进了麻烦中,而放心于天塌下来了有人顶。 “他们知道要与我们同行去万安县,一直都很安份,每天守在园中并不外出,甚至柳班主还主动让我锁上了门。” 柳春泉的这个举动也很怪异。 当时徐雅臣没有多想,此时结合之前种种猜测,这老士绅怀疑柳春泉恐怕也知道一些内情。 “每日只送一日三餐才会开门,洒扫的事就戏班子自己干。” 园子外每天路过的人还时常能听到吹拉弹唱之响。 开始家中的下人、小孩觉得稀奇,偶尔还去爬墙偷听。 时间一长,戏班子天天躲在园中不出,孩子、杂役也失去了新鲜感,再加上徐雅臣吩咐家人约束家里人,让他们不要打扰戏班子,惹别人不高兴,因此后面便渐渐没有人去了。 双方相安无事,见面时还都很客气。 “直到四天前——” 徐雅臣说起这桩事,心中还有些后怕: “我家里人下乡收租时,牵了一头羊回来,我让厨房宰杀之后烹煮了,吩咐他们分一条羊腿送去畅春园。” 之后的事赵福生也从信上看到了: “送饭的人扑了个空,说是园中人去楼空,戏班子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是!”徐雅臣用力的点了下头,那张满是皱褶的老脸上露出疑惑不知所措夹杂着惊恐的神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