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_第八章 老道传道 (第1/2页)
第二天一早,老道说有事就匆匆走了,傍晚又回来了。 接下来的九天里,老道开始履行一个师父的职责。他教王成如何把意念进入到那玉简中,怎么看里面的东西,修真的层次,次序,境界的体悟等等。 修真在凡界总共可以分为:筑基、旋照、辟谷、开光、融合、心动、灵寂、元婴(灵魂不灭)、出窍、分神、合体、渡劫(rou体不灭)、大乘(飞升)十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前、中、后三期。修真最后的目的,就是脱离生死轮回,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在。可惜,很多真正的修真法门都在历史的车轮下化为尘埃,尤其是建国后的二十年里,在那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里,修真者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到现在,没人敢公开声称自己是修真者,能飞升的更是凤毛麟角。 这些东西王成还是能理解的,毕竟他读书很多很杂,对这些有严重怪力乱神嫌疑的东西接受起来还是比较快的。 但王成更关心的是:“老道,那个,修真者跟习武的哪个厉害?” “这个不太好说,习武者注重的是真气和技击,强调自身潜力的开发,修真是以己为本,讲究天人合一,从大自然体悟道法,吸收灵气。基本上,一个心动期的修真者就可以轻松应付一个武林高手了。不过真正的高手大多隐于民间,轻易是见不到的。你问这个干什么?” 王成笑笑:“我对武术有兴趣啊,你看李小龙,多给中国人长脸啊!” 老道:“嗯,你这个想法不错。修真者加强身体锻炼也是有好处的。今晚就开始给你筑基吧。” 晚上,老道在王成房里布好防御和隔音的结界,老道说道:“本门入门根本歌诀,你背一次我听听。” 王成低声吟诵:“我师曰:“吕祖传下逍遥诀,只教凝神入气xue。”凝神者,收念入心也,此心,非血rou之躯,乃中宫心位,居降宫之下,神阙之上,中脘之后,夹脊之前,人体之正中,非一点,乃虚无之圈,大如宇宙等同,小如微末芥子,有形有象,强名曰之黄庭,非世传之中丹田,乃太虚之境,元神所居之舍,能化思虑,锁妄念,生智慧,召百灵,静则元神显现,动则真意收发,乃修真之关窍,入手之根本。其收念之法,先神注中宫,念亦随之,则千种思虑,万种妄念尽聚于此,止行攻守,化其戾气,渐归清纯,在此寂然不动之中,感而遂通,乃本性元神也。所以收念即是凝神,即是炼心,即是全性,是三归三,二归一,一归无,无中生有的逆返之道,是聚万念归一念,一念归无念,无念生真念的仙家不二法门,邱祖曰:“吾宗以炼气为始。”学仙之路,由此起步。 其气xue者,非世传之下丹田。下丹田只是安炉立鼎、烧炼药物、存储元阳之处,其形如海,能纳百川,故曰气海。而气xue者,乃海底泉眼,水火生发之地,救生恶死皆在于此,故曰生死之门。此xue不在脐后,不在肾前,不在体内,不在身外,在北冥极渊之处,会*上二指,乃一虚无圈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形无象,又确实存在,经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因其开合有时,机动而发,故谓之玄关一窍,真气xue矣!此xue居海底极渊,幽暗无边,生杀刑德共存,隐晦莫测难辩,欲探北冥之玄珠,须引太昊重暗,神精混合,以汞拘铅,则水*发,元阳复始,玄关机动而开启也,修行由此立基,万法从此开始。” 老道表示满意,递给他三颗鸽蛋大小的红色丹丸,严肃的道:“这是本门秘法炼制的固本培元丹,你服下后,按我这几天教你的姿势,五心向天入静即可,脑中什么都不要想,只留一丝意念在丹田即可。我会帮你化开丹丸的药力,并帮你引导它们所化真元按本门法决运行九个周天后回归丹田,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或感觉,你只要意守丹田即可,切记!” 见老道认真,王成也不敢玩笑,问:“不会死人吧老道?” 老道斥道:“少废话,你都死过一次了,还怕什么?”王成一想也是,有什么好怕的,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相信老道不会害自己吧?再不犹豫,张口服下那红色丹丸,盘腿坐好,排除杂念,象练气功般入静了。 过不多时,只觉丹田处一股火热真元升起,迅速充满丹田,丹田似乎要被撑的爆炸了,难受之极。这时老道的柔和真元进入,开始引导这股热流循着任脉游走全身,所过之处热辣辣的有如针扎,又如万千蚂蚁啮咬一般,王成不禁呻吟出声。老道大喝一声:“咄!”王成急忙收心,拼命意守丹田,但那种痛楚却有增无减,真元又开始在督脉游走。 渐渐王成觉得意识有些模糊,只是牢牢把一丝神念系在丹田。也不知过了多久,王成只觉任督二脉的交汇处轰然一声大响,全身仿佛炸了一般,就失去了知觉。 睁开眼,王成愣愣的看看四周,天已经亮了,老道也不在房里,自己还是端坐的样子。忙翻身下床,只觉身轻如燕。突然王成一皱眉:“什么味道?这么难闻!”搜索了一番,这才发现自己身上有问题。解开衣服,身上竟覆了一层黑褐色的油脂,臭气正是由此而来。用手一按,粘乎乎的。 这可怎么见人?王成大喊一声:“老道!师父!老道!”只听老道在院子里扬声道:“我吃饭呢,一会儿就来,你等会儿先。” 王成又气又急,摸起老道留在房里的烟点上一棵。这是怎么回事?还好老道很快就来了,叱道:“大呼小叫干什么?”王成指指自己身上:“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