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天下之桃夭_167回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7回程 (第2/2页)

好,暗地里图的是襄阳,前些日子他们这些主和派言之凿凿,在朝堂上细数议和的好处,险些上了蒙古人的大当?

    官家明面上没说,可是今日孟珙将军的书信一来,无异于被当堂打了脸面?官家定是相当的窝火,又不好发作出来?自然是要想法子收拾他们。

    可哪有二十车的金锭子?这不是讹人吗?这次若不是扒层皮下来?官家就会砍了他们脑袋来泄愤,毕竟,若论腹黑与城府,当今陛下无出其右?

    丞相杜范出列慷锵有力地奏道:“臣认为,这些蒙古使臣可以压到阵前去,交给孟珙将军处理以振国威,以示我大宋收复失地的决心?许我三军将士以信心。”

    丁大人出列奏道:“说这样有失风度,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又说丞相最近火气太盛。”

    杜范勃然大怒,指着丁大人训斥道:“风度?虎狼屯于阶前,还要跟畜生谈风度?我不如丁大人多矣?

    蒙古人在我大宋鄂北,川蜀等地犯下累累罪行,邸报上写得分明,丁大人不看邸报吗?噢,我懂了?合着死的人里没有顶大人家爱的亲眷?”

    官家面色阴沉地说道:“杜丞相言之有理,就依丞相所奏,说着又道,刀枪剑戟只有砍在自己身上,才会叫疼?才会谈及风度,丁卿风度翩翩是因为不疼?

    这回委屈丁卿压蒙古人去鄂北,丁卿日后在鄂北随军,自然知道风度二字如何书写?云淡风轻的一席话,吓得丁大人跪地连连请罪?众臣知道官家此时已是怒急。”

    这些年来很少见到官家如此?想来是被蒙古人如此愚弄,在众臣面前丢了脸面的缘故?

    这时众臣反倒庆幸起来,多亏有人在楼船上动了手脚,炸死了蒙古人遣来的正使与副使,制造了纷争拖延了和谈的时间?不然两国签署了和谈,再获知真相,那脸可就丢大发了?

    而槽帮帮主此时,手里正在摆弄着黄蓁送去的贺礼,陈普也在旁边凑趣,说道:“黄姑娘还真是蕙质兰心,瞧这礼是送到您心坎上去了。

    属下听韩姑娘说。这公鸡的模样是黄姑娘亲手画的,特意花了重金托沈四郎赶制出来,可是独一无二的心意呢?意思也好,保证您明年添个金孙。”

    陈凛听了开心地大笑,说道:“借你吉言,黄姑娘也有心了,让人给采薇送去,让她摆在屋子里,接个好意头不是?”

    陈世元在外面接话道:“什么好意头?让儿子也沾沾光如何?”

    陈凛听了儿子声音,也是又惊又喜地问道:“怎么回来了?不是说好了再休息几天吗?帮里有我和众位长老在cao持,哪里就这样急呢?”

    陈世元说道:“道长说了没妨碍?儿子也惦记着家里不是,说着看着案几上的金鸡说,好灵巧的心思,是沈四郎的手艺吧?说着看向鸡冠处的印记。说您也太急了些,明年才生呢?怎么现在就预备上了。”

    陈凛开心的笑道:“这回可不是我急?这是黄姑娘送我的,恭贺我明年心想事成,能如愿地抱到金孙,你瞧瞧?这样子可是黄姑娘亲自动手画的,全天下独一份的,你带回去让采薇放在床头。”

    “听到是黄蓁送的陈世元愣怔了下,摩挲着金鸡说,黄姑娘有心了,话音一转又说,孟珙将军的信今日到了官家手里,官家接了信后恼羞成怒。

    命人将蒙古来使压到阵前随孟珙将军处理。

    对了?还要那些收了蒙古人贿赂的朝臣,将金子交到户部以充军资,否则严惩不贷?据说必要装满二十车金锭,少一锭都不成?

    看来这些人是要倾家荡产了?陈世元幸灾乐祸地说着。”

    陈凛讥讽地笑了,说道:“冠冕堂皇之辈,却行鸡鸣狗盗之事,看着陈世元不解的样子,陈凛解释说,没有规矩何来方圆?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帮派,或是一个国家?

    都要有相应的规矩和法度?治理国家最忌意气行事,国家法令制度摆在那里却弃之不用?如何能让人服气?

    贪污,受惠,偷盗,或是出卖国家,都有相应的律法来制裁。哪里错了罚哪里?也让人服气不是?头疼了医脚,脚疼了医头,早早晚晚是要乱套的?”

    陈世元听了若有所思缓缓点头。

    雀儿从临安府回来后,就一头扎进了账簿里,黄蓁每日回来就陪着她整理账簿,这日汤家下人递了帖子过来,是汤清韵请她三日后过府赏荷。

    黄蓁看着堆在桌子上的账簿,叹了口气,雀儿说道:“姑娘只管去就是,奴婢一人慢慢弄。”

    黄蓁说道:“如今多出了临安府的账簿,你手头的事就多了起来,时日长了怕你吃不消?你留意着有合适的人,在招来帮你,你也能轻松些。”

    雀儿眨眨眼说道:“还是不要了吧?之前是因为奴婢在临安府待了半月之久,才会堆积出这许多出来?日后两边各半个月。捋顺了就不会这样了,再说一时间哪里去找合适的人呢?”

    (此章完结)

    收藏,推荐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