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朝服 (第2/2页)
在一旁瞧着有些受不住,索性便不看了? 红姑只站在一旁看着不作声,黄蓁见了心里就有了底,姑姑是贵女出身,这些教导从小就经历过的,看姑姑的神情是认可了的,遂咬着牙配合着姜嬷嬷,努力做到最好。 姜嬷嬷见黄蓁一声不哼地听从自己的指导,心里也是暗暗佩服的。 至此第二日调整了时间,上午增添了礼仪方面的授课内容,姜嬷嬷侃侃而谈,黄蓁才知道大宋朝文化繁盛,人际交往也形成了独特的独特的社交习俗。 宋人刘敞提出了君子之交三原则,可见而不可屈?可亲而不可狎?可远而不可疏?宋礼大体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官场相见礼仪,特点是繁文缛节和等级观念。 还有就是民间士庶相见,也有约定的俗成和礼仪。 而下级拜见上级的礼仪有,拜,趋,登降,揖逊,唱喏,避让,而民间的相见礼节多用于,拜,作揖和万福。 而臣子参见君王的礼仪又分为不同的等级? 姜嬷嬷细细叙说了这其中的区别?而黄蓁听得津津有味,眼前防护开了一扇天窗,原来光是礼仪就有这许多的不同? 看来高高在上的人,也不能为所欲为?也有这许多的枷锁拘着?还不如自己现在这样自由呢?黄蓁心底腹议着,脸上却一丝不敢漏?配合着姜嬷嬷的教导。 姜嬷嬷见黄蓁谦恭有礼,对自己执师礼,身上并没有商人的骄纵之气?心里边暗暗点头,难怪能从一位商户女获封忠义县主?还能被陈世元聘为正妻? 陈世元是什么人?年少成名被无数清俊才子所推崇,执掌槽帮一言九鼎,于江湖中可有无冕帝王的称号,在当今官家的忌讳之下,还能如鱼得水,那可是了不得的少年英雄? 想到陈世元拜托自己的话,可见对黄蓁是情根深种。 姜嬷嬷自己便是从那吃人的地方挣出来的?多少人从开始的谨小慎微,到后来的自我膨胀,以致张狂无忌到最后跌下神坛,要知道能低下头来过日子,也是一种本事。
眼前的黄蓁压下所有的锋芒,循规蹈矩地在自己面前学习,可见是个有城府的,于是姜嬷嬷便倾囊相授,只为与黄蓁结个善缘?从宫里的人际结构讲到文武百官的内宅琐事。 从后宫风云讲到权臣后宅事,黄蓁的眼前出现了一张张由人名组成的关系网,如蜘蛛网般的牵绊在黄蓁脑海中逐渐形成了,黄蓁努力的消化着,最后甚至写在纸上独自慢慢消化。 姜嬷嬷见黄蓁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便问道:“县主看出什么来了? 黄蓁试探地说道:“所谓两性之好的姻亲,不过是权力相间的繁衍?我之前翻看唐史,不明白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唐王朝最为鼎盛时期,李世民又是位马上得天下的帝王,为何还要文成公主去联姻松赞干布?” 姜嬷嬷缓缓地点头问道:“那县主现在明白了吗?” 黄蓁思忖着说道:“我开始也不明白?后来问过爹爹才知道,文昌公主是李唐远支的女子?” 姜嬷嬷欣慰的笑了,觉得黄蓁是个很会说话的女子?而且不轻易不冒失犯僭?又问道:“那县主现在明白了么?纵然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如秦皇汉武一般也有不得已之处?帝王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妥协?平衡各方关系? 连帝王都不能任性?又何况是皇亲国戚?所以县主是幸运的?” 如暮鼓晨钟般的警世良言,让黄蓁醒悟?是啊?自己何其幸运?从这步步惊心的棋局里,跳出来觅得良人?以自己这般如浮萍般的身世?又有着不菲的身家?一个不小心就能被人生吞活剥了? 若不是陈世元?自己如何能躲得过阎家的算计?说得直白些,是理宗皇帝的算计?这世间能抗衡皇权的的人还真是不多? 如果和自己定亲的人是别人?说不定早被人害死了?始作俑者还要给自己背个命硬的名声?现成的理由,自己本就是个孤女?到时候满街的谣言都在说,织女星克父克母还克夫?再有高人是而非是的说些什么?哪还有自己的活路? 反应过来黄蓁冷汗淋漓,后怕不已?心有戚戚焉的附和着说道:“是啊?送了个宗室女充作公主去联姻,却多了个强悍的盟友,傻子才不愿意呢?英名如唐太宗也不能免俗?说着对姜嬷嬷俯身一礼。” 与聪明人讲话一点就透就是不累?姜嬷嬷知道黄蓁明白了自己的点拨,身子微微一侧说道:“响鼓不用重锤?县主如今只需保护好自身就是。” 姜嬷嬷的意思黄蓁明白,只待自己与陈世元成亲之后,在槽帮的层层保护下,别人想伸手算计也没了法子?除非是理宗皇帝撂下脸来出手? 即便是那样黄蓁也相信,陈世元会有办法保全自己?黄蓁忽然迫切地想要见到陈世元了,不知道他的伤势怎么样了? 而陈世元也在算计着黄蓁觐见的日期?对长寿说道:“驿站周围也要妥善安排,里面的杂役要换成我们自己人,不要心疼银子?我要的是万无一失?” 长寿保证道:“里面的使唤婆子,还有厨房里都安插了我们的人进去,驿馆所有管事的属下都打点过了,您尽管放心,再加上有姑姑贴身护着,承影七星也都是好手?招娣身手也不弱?定能保黄姑娘万全,属下怕的是宫里。” “如今我担心的不是宫里?陈世元说了后也不解释?便打发长寿出去。” (此章完结) 谢谢暨椆大神的推荐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