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天下之桃夭_245品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45品阶 (第2/2页)

揖手客气的道:“县主也来了,你的房间下官早以让人布置妥当。”

    说着用手指着当中最大的一间船舱,请黄蓁进去歇息,张之初的官职为正四品,按理说黄蓁敕封为正二品,是该张之初让着黄蓁。

    可是一直以来,黄蓁都没有当县主的自觉?众人也就理所当然的觉得,县主只是个封号。起码张夫人是这样觉得的?

    听了张之初自称下官,张夫人脸色都变了?黄蓁本想推迟两句?可看到张之初的眼色,想着坐的又是官船,要真是依着自己的意思谦让,那就是害了张之初?

    被御史听闻到风声一本奏上去,说张之初不敬君王都是轻的?于是便顺理推舟说偏了张大人,便带人进了船舱,进去后果然富丽堂皇,桌椅几垫无不奢华?

    姜嬷嬷见了冲着黄蓁点头,黄蓁心里便有底了,结合着姜嬷嬷所讲的礼仪篇,暗暗琢磨里面的摆设,果然附和自己的身份,便放下心来。

    招娣进来说黄蓁的行李摆去了行李房,有长寿带着人守着,黄蓁示意知道了。

    承影和七星见挨着还有几间隔间,知道是给她们预备的,便请姜嬷嬷和她的身边的婆子先挑了房间,放下了行李。

    而红姑全程绷着脸坐在那里,姜嬷嬷见了暗自摇摇头,不知这位是个什么来历?却在黄蓁那里很有分量,甩着张脸子黄姑娘也当没看见?

    且说张夫人进了船舱便满脸的不悦,跟丈夫嘀咕说道:“这黄姑娘也太拿大了?您给她脸面,她却吭也布吭一声就受了?真当自己是皇亲国戚了?”

    张之初诧异地看着自己的夫人?见夫人满脸的不忿,便撂下了脸色,质问道:“忠义县主乃是官家亲自敕封,有官家的金口玉言,凭什么要本府给她脸面?”

    见张之初变了脸色,语气也不对?张夫人嗫嚅着说道:“妾身以为您平日里没少帮衬她?没有您护着,如何能有她今日?她怎么就大喇喇的受了您的好意?”

    原来症结在这里啊?张之初暗叹人心不古?连温顺体贴的夫人也有不平的时候?看来这松江府第一夫人的位置坐久了,心里也产生了失衡?忘了之前的谨小慎微?

    张之初叹了口气打发了跟前伺候的,指着对面的位置让夫人坐下来,语重心长地说道:“夫人错了,不是我护着黄姑娘?应该说,没有黄姑娘也没有我的今日?

    不理张夫人诧异的表情?问夫人知道松江府知府的位置,为夫能安坐这许多年是何缘故?”

    “自然是因为夫君兢兢业业,将松江府治理的路不拾遗的缘故?”

    “错了?松江府乃是我朝最大的州府,有多少人虎视眈眈就等着我卸任,要不是因为黄姑娘是我治下的商户?我早已被人算计去了别处?黄姑娘的功绩算到了我这里,这才是我稳坐松江府的缘由?你明白吗?”

    张夫人看了眼张之初说道:“我只是--?”

    “你只是觉得一介民女,如今风光过了你,心底不忿罢了?你可知今日我们坐的是官船,船上的人是谁的眼线你都没弄清楚?你就敢起了这样的心思?

    黄姑娘是个晓事的?二话不说就去了船舱安置,要是真依了你的心思?被人捅了出来,一条藐视君王砸下来,我这知府也做到了头?严重些可能还会丢官?”

    张夫人直到此时才知道自己犯了蠢?险些连累了夫君,吓得直接哭了出来,起身跪在地上,直呼自己犯了大错,要张之初责罚她?

    张知府无奈地扶起了张夫人,知道自己的夫人心肠不坏?只是见识不够?这些年被自己拘在后宅,哪里知道官场的险恶呢?

    张夫人此时生怕自己犯蠢害了张之初,便将几日前的事情也都道出来。

    张之初听了不禁苦笑?难怪红姑见了自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不想还有这番缘故?

    看着张夫人哭红了眼睛,再说深了也不合适了?便说道:“黄姑娘为人宽厚,必不会与你起了隔阂?要知道我们一路出来,要互相帮衬着?

    你一会梳洗一番,午时派人请黄姑娘一块用饭,多的都不用说?黄姑娘是聪明人,这段不虞自然就遮掩过去了。”

    “张夫人听了连连点头,说夫君放心,妾身知道怎么做了?”

    而黄蓁与姜嬷嬷安置过后,也坐在船舱里喝茶说话。

    “县主只需铭记两个字,那就是规矩,您可是堂堂的正二品?您守住了规矩,别人就不能拿您如何?譬如方才在船舱外您做的就很好,颜面不是别人给的?您又今时今日,都是您自己挣回来的。”

    黄蓁听了缓缓地点着头,在心里消化着这其中的含义,姜嬷嬷坐在那里等着黄蓁自己想明白?见黄蓁领会了自己的意思,暗道孺子可教。

    将近午时张夫人来请,黄蓁便也不推辞,起身带着七星和承影过去,张夫人一改早上的别扭模样?对上黄蓁亲热又恭敬,请黄蓁坐在了上首。

    黄蓁虽不知道张夫人打得什么主意?便也不推迟当仁不让地坐下?与张夫人你来我往地说着话?从松江府的民俗到嫁娶的规矩?临安街头的美食到宫廷美食的繁衍。

    一路聊下来张夫人才发现,不管她说什么黄蓁都能接下来?而且对一些民间典故也知之甚详,并且还能指出来处来?让张夫人讶异不止?

    (此章完结)

    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别忘了推荐收藏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