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24脱身 (第1/2页)
陈世元把人丟给黄蓁便不去管了,觉得妻子不是冒失的人,既然有了计划又不许自己插手,那就是怕槽帮目标太大不好行事? 这日他从外面回来,见到承影跟那两人在二门处不知嘀咕什么? 陈世元是真的好奇了?什么样的闲话能把丁大全拉下马来?如今丁大全在阎贵妃的示意下,对槽帮多番打压,如今要是真能就势扳倒了丁大全,槽帮也能得以喘息一阵子,剩下了阎贵妃?也不过一介深宫妇人?要做什么也有限的很? 况且妻子的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 汤驷如今在松江府也算是有头脸的人物,平日里提起来,谁不竖起拇指赞一句年轻有为?精明能干,可如今也被仙人跳坑的险些败了家? 各种渠道的流言在茶余饭后传开来,有些老道的人也是半信半疑?想那汤驷是黄蓁的管事,叔父又是槽帮舵主,如今黄蓁又成了槽帮帮主夫人? 汤驷背后的靠山不可谓不硬,花荣只是一个赌场的管事,哪来的胆量算计汤驷?拿着脑袋撞石头,可不是犯糊涂就说的过去的事,有心人自然能看出不寻常来。 且说当日汤驷闻听此等噩耗,便一怒之下从槽帮借了人手,冲到林家大闹一场,将林家一干人等都拘了起来,当众问了口供,又闹去了花家。 结果?花荣不见了,应当是知道事情不好闪了,搜遍了花荣可能回去的地方,遍寻不见花荣的踪影,没办了只有先去临安府接雀儿。 临走之前还放话说,从临安府回来便将林家这些人送官。 汤家的父母兄长,得知长媳伙同娘家算计汤驷,自然也是又气又恨,恨不得休了儿媳解恨? 可是长媳所出的几个孙子,孙女终日啼哭为母亲求情,林家也托人来讲情,又提出了好些赔偿方案,汤家的族长也得了林家的好处,也过来相劝。 道是大林氏为林家生儿育女,且所生儿女业已长大,真的打杀了他们的母亲和姨母,惹得孩子跟家里结仇?岂不是得不偿失?又说了许多家和的道理。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汤驷长房的天平重过汤驷这一房,一个是儿女双全伺候在身边的长媳,一个是在外打拼奴婢出身的次媳,而且是过门后一直没有身孕,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于是次日等到汤驷领着雀儿回来后,长嫂以及林氏一干人已经与汤家握手言和,汤驷纵是心里早有了准备,可还抱着一丝奢望,觉得父母应该先和他知会一声? 汤驷本来要弃父母远遁的愧疚也抚平了。 汤驷僵着脸听着兄长的告罪,侄儿的跪求,母亲的眼泪和父亲的叹息,平衡,妥协是为了周全这个家的圆满,这都没有错?可没有人愿意他总是那块补丁。 父母见天色已晚,便要留汤驷在家里住一晚,汤驷与雀儿住进了之前他住的地方,见汤驷和雀儿认下了这结果,家里人齐齐地松了一口气。 父母认为小儿子向来懂事,有此结果也不意外?兄长则认为兄弟向来尊重自己,便背着人责令妻子这几日不许给雀儿脸色看?要对得起兄弟的让步。 这日的风波还为扬起便已经消散,一家人都安然的回屋就寝了,汤驷看着父母屋内的灯光直至熄灭,也没等来母亲的安抚? 汤驷黯然地坐在那里不动,雀儿见了叹了口气,心疼的说道:“不是早知道结果了,何苦还要想不开呢?等日后我们有了孩儿,必定要一碗水端平才好。” 汤驷落出一丝苦笑来,自嘲的苦说道:“我也是如今才明白,缘何老人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能做让父母喜欢的儿子,那待日后我且做个让儿女没有怨言的父亲吧?” 听了汤驷的话,雀儿忍着眼底的酸涩,哄着他说道:“要是相公觉得实在不忿,我豁出去撒泼打滚闹一场,给相公解气如何?” 汤驷伸手紧紧抱住雀儿,哽咽的说道:“罢了,还是让他们念我一会好吧,雀儿,日后我只有你了,说了落下来来,夫妻两人抱在一起通快地哭了一会。” 后半夜里闹起一场大火来,汤家整个院子都烧了起来。 汤家兄长是最先惊醒过来,忙喊醒了妻儿逃了出来,又救出被困在正房内的父母,见火势蔓延,房子已经救不得了? 急的汤父和和长子直跳脚,汤母也跟着哭天抢地起来。 邻居听到动静也都陆续跑了出来,跟着帮忙救火,也有人打听伤到人没有? “汤驷呢?怎么没见着小儿子?” 汤母这才想起汤驷夫妻今日回来了,就住在厢房里,可是火借风势厢房已经烧的落了架。 急的汤母拍打着长子,指着厢房骂道:“孽障,你弟弟,你弟弟和你弟媳还在厢房里呢?” 邻居听了纷纷侧目,一家人只顾着逃命,却将小儿子夫妻忘在了脑后,可真是够凉薄的?又联想起前几日的事情,众人嘴上不便说什么?心里却自有思量。 一时里长和族里的青壮都赶了来,听说汤驷和媳妇在厢房里没出来,见汤家院子里连最最小的孩子都跑了出来,怎么偏就汤驷和他媳妇出事了? 又听了邻居的窃窃私语,便指着汤驷父亲呵斥起来,又让人用水先将火熄了,道是:“好歹也要见到尸首再说?”。 一会有邻居说墙外有几只丢弃的油罐,还有火折子,便怀疑是有人故意纵火,又在路边捡到一只铜牌,上面又镌刻着一个阎字,里长也觉得事情不简单? 里长见这铜牌的模样心底不安?一般人家府里的牌子怎会做的这样考究?想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