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30戒备 (第1/2页)
谢皇后也反复琢磨了瑞国公主的用意,觉得以她如今的境遇,也没什么可值得人图谋的?于是便安心礼佛,瑞国公主再上门来,该怎样就怎样,也不去刻意奉承?母女二人之间闲谈倒也相得。 瑞国公主也不觉得受了冷待?反而觉得没人刻意逢迎自己,倒也落了个自在。 阎贵妃听说公主日日去慈元殿请安,气的脑门生疼,仁明殿为此更换了几茬茶具。 理宗皇帝听闻此事便也惊疑不定?跑去女儿跟前言语试。 谁知瑞国公主翻了个白眼,质问道:“您即没废了皇后娘娘的尊位,那她就是女儿的嫡母。我与母后请安有什么不对?偏让人说女儿没了规矩,才显得您疼我不成,父皇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您的事情我不掺和?我的事情您也不必多说? 说着不耐烦地摆摆手,手里拿着棋谱琢磨,看也不看理宗皇帝一眼。” 理宗皇帝到被女儿给抢白了,没脾气地与董宋臣嘀咕着:“朕不是养了女儿?而是养了祖宗,董宋臣脖子一缩不敢搭茬?只说公主与您亲近您呢?” 理宗皇帝想了想还是不安?生怕女儿被人蛊惑了,想出什么幺蛾子来坑谢皇后一回,如今朝廷内忧外患,后宫不易再起风波?与又去了谢皇后处,话里话外让谢皇后担待些,要是公主有什么不对?莫与她一般见识? 谢皇后好笑地抢白理宗皇帝道:“哪有官家您这样做父亲的,眼见着公主懂事了,愿意来亲近我这个嫡母,臣妾好不容易有女儿孝敬,高兴还来不及呢?您又来挑拨生事,是何道理?” 理宗皇帝一着急说了实话,道是:“你就不好奇吗?好端端地嘉怡,为何日日上门来请安?” 谢皇后无辜地说道:“好奇有什么办法?她不说缘由臣妾也只能等着,难不成直接问到面上去,为了臣妾心里明白,就要伤了孩子的心不成?” “那自然是不能的?理宗皇帝忙说道,又嘱咐谢皇后,嘉怡来梓潼这里来,凡是吃的喝的梓潼都精心些,想想说的够直白了,便提着满肚子的不解走了。” 就差没明着说让谢皇后小心些,免得被儿女算计了去? 看着理宗皇帝出了慈元殿,谢皇后才哼了一声,心道良心到没有都让狗吃了,便又低声问白嬷嬷:“可查到了是为什么?” 白嬷嬷心力憔悴地回道:“公主体己的人没办法打听?咱们的人凑不上去,也不知根底?又不敢深问?” 谢皇后认命地说道:“成了,您也不要四处打听了?索性由着她吧,要是有什么谋算?迟早也会漏出来,该做什么便做什么?想必官家也会盯着嘉怡的。” 还真被谢皇后猜到了,一出了慈元殿,理宗皇帝就吩咐董宋臣盯着公主些。 董宋臣满脸苦涩的接了这个烫手的任务。 黄蓁接过阿婆手里的帖子,才想起贾云惠的婚期定在九月。 看了帖子后说道:“惠meimei的日子定的好,待成亲三日后回了门,恰巧又赶上了中秋节,讨了媳妇阖家团圆,岂不是妙哉?” 阿婆凑趣地说道:“姑娘,您也该将衣服首饰准备起来,这可是您自生了哥儿后,首次出门应酬呢,要体面些才是,外面知道您能出门应酬了,怕是邀约的帖子会不间断?” 听阿婆这样说黄蓁叹了口气,接着就是中秋节,进宫里朝见是避免不了的?总不能接着抱病吧,想着又要应付阎贵妃,心里便腻歪的不行?吐槽道:“要是能守在屋子里不出去多好?” “您小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您说外面的果子比家里好吃,外面的灯笼比家里的明亮,外面的人也比家里多,那时的您啊,恨不得日日都是中秋端午才好呢?” 听阿婆提起小时候的事来,黄蓁也来了兴致,说道:“那时后我出去,爹爹便让我坐在他肩膀上,远处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目之所及都是热闹,从城隍庙街头逛到街尾去。 什么时候路上没人了才肯会家去,一进去那条路,就能见您提着灯笼,拉着雀儿等在门口,说道这里见阿婆满脸黯然,知道阿婆又是想起了雀儿,黄蓁好几回都想告诉阿婆实情?可又怕阿婆不慎漏了破绽出去被有心人看见,都咽了回去。” 见阿婆难过黄蓁便岔开了话问道:“今年的节礼又得劳您安排了,贾家在临安府的宅子只有两进,松江府来送亲的人怕是安排不下?相熟的女眷倒是可以住在家里来。 你抽空去趟贾家,跟贾夫人说一声,让她有事不要客气?” 阿婆忙收起了哀容,说道:“那老奴先试探着问问?贾夫人另有安排也说不定?只是贾家办喜事,免不了要与杜夫人遇上,也是晦气的很?” 黄蓁还真没想起这茬来? 见阿婆忧心忡忡的便为了哄她,故意傲娇地说道:“您忘了,我如今可是敕封的正二品县主,杜夫人不过是五品?见了我若敢放肆,我伸伸手指就能碾压她。” 阿婆听了颇觉得痛快,解恨地说道:“那个坏婆娘,当初还敢看不上您?整日挑三拣四目中无人?偏杜少爷弄大了歌姬的肚子,如今谁不背地里笑话她?” 黄蓁觉得阿婆少有幸灾乐祸的时候,冷不丁的这样倒也可爱,便顺口说道:“您这话是不通的?便是杜夫人有心看得上我,那也得我看得上她儿子才行? 杜浒拿什么跟我们帮主比?简直没有可比性,您日后可莫要提起他来?免得扫了我的兴致。” 阿婆听了老怀大慰,说道:“我们姑爷那可是人中龙凤,什么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