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敲打 (第1/2页)
陈世沂之所以不知道槽帮的内情,杨氏猜测是因为陈世沂不堪大用?所以老帮主和陈世元才瞒了她? 可这会见黄蓁也言之凿凿的,便觉得黄蓁也是不知内情,便言不由衷地应付道:“自然是父亲体恤百姓疾苦,不忍做出与民争利的事情来败坏家风。” 这人是没意思透了,黄蓁想起小时候住在邬泥泾,跟着爹爹读《论语十则》时,其中读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句时。 爹爹就说过,这天下人有聪明的,便有愚笨的,天资有限并不丢人?丢人的是,错估了自己聪明程度才会坏事?而那些随时守份抱朴守拙的人,反倒比自作聪明的人走的长远? 黄蓁当时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懵懂地问爹爹,是什么意思?爹爹听了大笑?说是字面意思,知道便是知道?不知道便说不知道?有清醒的认知并不丢人? 好多年的事情了,今日见了杨氏的这番作为?反倒想起了这桩年幼时的往事来,遂也不在与杨氏打这些没用机锋? 黄蓁颇觉无奈的叹了口气,不客气的问道:“父亲无官无职出身草莽,哪来的资格体恤百姓疾苦?体恤百姓那是官家职责,或是朝臣该忧心的事情,与父亲何干?” 冷不丁地被黄蓁驳了,杨氏有些不适应?诧异的看着黄蓁。 黄蓁也不管她怎么想的?遂解说道:“父亲不许家里人碰盐引,一则是朝廷律法不许?二则是因为,我们不能保证转手的盐引会被卖去哪里?槽帮在江南已经传承了百余年,外面看着煊赫富贵,可是盯着我们出错的人也很多。 长嫂想过没有?没有朝廷明旨,万一有人栽赃我们贩卖私盐,祸害国本,到时众口铄金,哪还有人愿意听我们喊冤?或是那些人再阴险些,说我们将私盐贩去了蒙古?通敌可是毁家灭族的罪名,这一屋子的老老小小?陈氏族人,还有姻亲故旧,没一人能幸免?” 言外之意杨氏的娘家也在姻亲之列?听了黄蓁的剖析,杨氏险些嗤之以鼻,不屑地反驳道:“弟妹这话说得有些偏颇?临安城的买卖铺子,谁家搜不出来几袋盐来?别人都不出事?偏我们会出事不成?” 黄蓁觉得自己是在对牛弹琴?这杨氏内宅事上精通,可却不知内宅事连着外面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槽帮至此敏感时期,可禁不得折腾了? 而杨氏的父亲又掌管着盐鉴司,盐引和槽帮,光是听听就能让人有了联想,当初做亲时,老帮主怎会漏了这些呢? 哪怕是为了两个儿子们,也要阻止了杨氏,实在不行?拼着得罪她也要跟老帮主说去? 心念一定,黄蓁直截了当的道:“不管是谁怂恿了大嫂?大嫂都推了吧,我槽帮二十年前,险些因此遭到灭族之祸?多亏有贵人扶持才躲过一劫? 大嫂不信可以问父亲去?令尊主管盐务,我们槽帮货运南北,瓜田李下的,真的粘连了盐引,怕是要有灭族之祸?” 杨氏也不是真的蠢?见黄蓁连老帮主都抬了出来,又提起自己不知的往事来?半信半疑之际心思几转,言语上才消停起来,想着回去要问问丈夫才是? 杨氏缓了口气辩解道:“哪有什么人怂恿我?不过是见你们夫妻为银子发愁?才想着帮你们出个主意,哪知道却是个馊主意,弟妹莫要怪罪我才好,也不要说给二弟听?免得被二弟笑话我?” 是怕自己说给老帮主听吧?黄蓁心领神会地想着,忙应承道:“瞧大嫂说的?我们妯娌之间闲谈,我怎会说与帮主听?嫂子也是为了我们夫妻着想。” 二人你来我往之际,李嬷嬷来到老帮主跟前,耳语了几句,老帮主神色不变,手却握紧了杯子,眼神扫了陈世沂一眼。 用饭时,孩子们知道陈世元明日出门去,连中秋也不能在家过了,借口自然是为朝廷筹粮。 老帮主便吩咐人将孩子们的饭菜也摆在了一处,信哥儿首先端着杯子站起来:恭敬地说道:“恭祝二叔一路顺风,早日归家。” 见哥哥敬了酒,诚哥也站起身来到祖父身边,指着祖父的酒杯说道:“既是为二叔送行,怎能无酒?不如借祖父杯中酒,让孙儿为二叔送行可好?” 诚哥话音一落,便引起席间笑声一片,老帮主笑道:“好,我孙儿一腔诚意为叔叔送行,做祖父的怎能扫兴,这杯酒就赠与你了。” “孙儿谢过祖父,诚哥大声地说道。” 端过老帮主的酒杯,来到陈世元跟前说道:“二叔路上注意身子,吃好喝好,遇到什么稀罕的,也可以顺手牵羊带回来,给侄儿开开眼界。” 话音一落,席上人笑的更欢了,陈世元也颇喜欢侄儿的有趣,便虎着脸说道:“好小子,还顺手牵羊,你当二叔是做什么的?便是敲诈也能寻出这样好的借口来?说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诚哥儿一本正经的说道:“二叔眼力精准武功盖世,不拘拿回什么来侄儿都喜欢,说完转身跑到老帮主跟前。” 老帮主开心地搂住孙子,说道:“想要什么冲你二叔说话?敢有不依的?祖父找他说话去?” 屋里人笑的更欢了,连跟前伺候的也抿着嘴笑。 杨氏笑的有些勉强起来,抚着肚子思忖着,如今老帮主膝下已经有了四个嫡孙,等自己这个生下来,那怕是儿子,却也不稀罕了? 又转眼看了黄蓁一眼,听说老帮主总找名目,赏好东西给佐哥儿和佑哥儿,会笑了赏,会翻身了赏,会坐着了也赏,听说昨日佐哥儿扶着椅子站起来了,又赏了一对碧玉下来? 等自己生下儿子来,不知还能剩下什么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