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之1995_第036章:瞎买就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36章:瞎买就行 (第2/2页)

顺便还和一起的陶丙立、苏全民和郑春几个说了说昨天的事情,大意是让这些长辈看着些某个少年。

    别乱来。

    这么又是一天的奔波之后,制药厂的事情也基本确定。

    这是比河元制药厂规模还要大些的一家。

    初步估算,苏杭这边需要支付300万元,并承担制药厂同样300万左右的债务,才能盘下这家主要也是生产各种中成药的制药厂。

    连续几次之后,苏杭也有了经验。

    接下来,预计至少半个月时间,首先是对制药厂的财务状况进行更加详细的梳理,避免出现其他隐藏债务。其次,人事方面,一般中层和普通职工,这边基本都会留下,其余高层,还是要怀庆市负责接收。

    与此同时,制药厂的生产和销售工作,也要立刻恢复起来。

    大概半个月后,各方面谈妥,确认没有其他问题,这边才会签署协议,正式接手。

    并开始进一步的后续。

    计划也很简单。

    以‘健胃消食片’为主打,展开广告攻势,打造一款明星产品的同时,重点还是对品牌的塑造。

    类似‘三九’。

    说起品牌,名字很关键。

    这也是现阶段很多企业都不重视的一点。

    就像之前的玻璃厂,还有接触过的河元制药厂,就只是‘河元玻璃厂’和‘河元制药厂’,要是有人问什么品牌……河元牌。

    等于没有。

    这可不行。

    因此,周末这天去往怀庆查看陶丙立所说那家制药厂的过程中,苏杭就开始斟酌,再与其他人商议过,很快就先确定了接下来制药厂的品牌名称。

    宏康。

    具体将会注册为‘怀庆市宏康制药有限公司’。

    周末之后,时间进入1996年的第二周。

    陶丙立那边动作很快。

    周末说定,总计5000万的资金,短短几天就陆续汇入到开在不同证券交易所的一批股票账户当中。

    苏杭不适合亲自露面,甚至这次连苏全民都不适合插手,也包括商都那边同样被标记的葛蕾蕾,但也总要有人亲自看着。

    考虑过后,苏杭选择了甘欣。

    其实,如果有心,也很容易就能发现甘欣与苏杭的关系,但也实在没有其他更好选择。更何况,少数某些‘有心人’,即使发现了,大概率也不会到处宣扬,稍微有些脑子的,都明白应该闷声发大财。

    总之,为了这件事,苏杭特意让甘欣请假几天,还打发了自家老妈一起,去往商都,悄悄地将所有账户查验一番,并通过修改密码等方式接收到自己手中。

    同时开始悄然买入。

    虽然近期上证指数还在550点左右,不知道是不是最低位,但苏杭押的是未来一年的大趋势,也就没有太在意这一点,毕竟5000万资金也不能一下就砸进去,计划一个月左右完成建仓。

    至于具体买入哪些股票?

    牛市之下,闭着眼睛买入,想要亏损的可能性都不大,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何况苏杭还是‘部分开卷’。

    大致上……

    彩电股肯定要买的,未来一年多,将近10倍的涨幅。

    地产股,也可以买一些,比如某个大名鼎鼎的代号‘000002’。

    至于其他。

    为了避免太惹眼,大部分,反而都要瞎买。

    这其实挺难的。

    关键一个,苏杭记忆里有不少牛股妖股,却偏偏不记得哪些股票在牛市环境下还逆市下跌的。

    总要有一些赔钱的,才正常啊。

    不过,既然印象里没有,只能随缘!

    苏杭开始在股市下注的同时,陶暖瓷的jiejie陶暖玉也在1月10日这天从美国飞回,还带了两个朋友,之前电话里听过声音,一个洋妞,维罗妮卡佩里,一个南方姑娘,名叫柴汐。

    前者……按照陶暖瓷悄悄说的,还是她jiejie的‘女朋友’。

    这让苏杭有些意外。

    挺前卫啊。

    然后,倒也没有更多。

    因为陶暖玉三人只在河元待了一天,就匆匆去了京城。

    苏杭没打算亲自出面,具体的游说,乃至后续设立私募基金等事情,都交给陶暖玉去做。

    陶暖玉到了京城,又只待了一天就匆匆南下,飞往港岛。

    连轴转之下,转眼一周时间再次过去,事情也顺利敲定。

    结果比苏杭想得还好些。

    在郑戍明的牵线下,这边一共从几家投资人那里拿到了2100万美元的资金,而且,陶暖玉还谈到了一个更好些的条件,每年2%的管理费,加上20%的利润分成。

    不过,几家主要是海外华商的投资人,还提出了另外一个条件,要求入股江东电子。

    几番沟通之后,最终确定给那边30%,作价300万人民币。

    当初第一次商议,大家筹集的资金是500万。这一次,相当于翻了一倍的1000万估值。看着不亏,但实际上,如果接下来江东电子真按照苏杭的预测发展,肯定是很亏的。

    好在控制权还在河元这边。

    大家一起70%的股份,依旧能够保持对江东电子的绝对掌控。

    与此同时,这件事还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江东电子成了合资公司。

    这年代……嗯,不止这年代,总的来说,国内企业,能与外资沾上关系,享受的优待一直不少。

    陶暖玉那边拿到了资金,直接又飞去了美国,河元这边,关于江东电子的更多消息,也逐渐曝光开来。

    毕竟是全民瞩目的‘卷土重来’项目,月初《商海》发行之前,就已经有人在不断打探。

    《商海》发行之后,其中对吕元松的采访,也让很多媒体锁定了具体目标。

    虽然吕元松拒绝了其他所有媒体的采访邀请,还尽可能保持低调,甚至连照片都没有泄漏一张,但也耐不住各方媒体的神通广大。

    于是,在江东电子拿到海外投资成为合资公司的差不多时间,与吕元松有关的‘卷土重来’项目详情,主要是江东电子正在做VCD产品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了媒体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