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6章:花钱如流水 (第1/3页)
第166章花钱如流水 虽然少年作家与英语老师的小道花边还在河元内外不断传播,但一场记者会之后,江东电子低价拿地的‘丑闻’,某种程度上,反而变成了河元对外招商的一次宣传。 媒体一轮报道之后,根据市政府反馈,来自各地的投资咨询,明显比以往多了许多。 争议当然还在。 不过,这年代经济发展为重的大趋势下,当事双方给出了合理解释之后,还在强扭的一些争议,无关大局。 不仅如此,其他一些城市还开始‘跟风’,同样宣传起了自家的各种招商优惠。 只要你过来,低价的土地,谁没有啊? 时间在这场不大不小的热闹中来到1996年的2月份。 距离农历的新年越来越近,河元二中也即将迎来1995学年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时间是2月5日,农历的腊月十七。 苏杭这边,招揽到夏兰和扈建龙两位下属,他感觉自己明显从各种琐事里脱身出来,也开始更多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准备。 过往一段时间太忙,这次的目标,700分就行。 与此同时,其他很多事情也在持续推进。 参照市场上的各种成品VCD,江东电子的技术团队在1月底就轻松组装出了自家的第一台样机。 想想曾经一个解码板配一台CD机就能轻松改装VCD的时代,专业技术团队的cao持下,出来成果如此迅速,苏杭并不觉得意外。 关键还是后续。 曾经VCD产业的竞争那么激烈,为何有的厂商能脱颖而出,大部分却只能吃一些残羹剩饭? 苏杭近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得到的结论……其中一条,还是两个字:细节。 研发的细节。 生产的细节。 营销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对此,苏杭想到的是步步高,以及记忆中后来的OV。 特别是手机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年代,有些厂商为了争抢一点市场份额,花招跌出,你来我往,头破血流,但OV却一方面似乎显得不声不响,一方面又闷声发大财。 就说市场份额,两家不知不觉就把某些蹦最欢的企业都压了下去。 为什么? 技术优势? 成本优势? 广告优势? 这些谁没有呢? 甚至,稍微想想,以上的几条,对比其他厂商,OV好像都‘没有’,但就是那么滋润。 对于不明就里的看客来说,乍一看,简直是怪事! 不合常理。 湖西路36号。 转眼又是一个周六的上午,院子二楼的开放客厅内,苏杭与再次从怀庆赶来的赵正岩讨论着接下来的‘健胃消食片’营销方案,一边有些走神地想气某些事情。 还随手在面前的笔记本上记下一句话。 低价策略,看似最简单的一条捷径,也是最难走的一条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用。 脚步声传来。 苏杭扭头看了眼,是夏兰,点了下头,就再次转向赵正岩。 宏康制药旗下产品的全新包装已经搞定,宏康健胃消食片的广告片也蓄势待发,经过这段时间的不断沟通,基本确定了接下来的宣传策略。 饱和营销。 最初与桑河酒业接触时,苏杭就从郑春那里了解到,要在省台打广告,且要起效果,平均每月大概要砸进去20万人民币。 目前,不算其他方面,桑河酒业在省台的开销,每月就是20万。 对于宏康,苏杭给出的预算,是一个月50万。 接下来,不只是省台,计划重点推广的地市,比如怀庆,比如河元,当然,还有省城,等等,都要见缝插针地投入广告。 苏杭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打开‘宏康’的知名度。 至于一个月50万广告投入,这个年代,说是饱和,或许夸张了一些,但也绝对不少。毕竟去年年底秦池拿下央视新一年度的广告标王,也不过6666万。 再比如桑河酒业,今年计划投入的营销费用大概是预计营收的15%,算下来,全年其实也只是500万左右。 更别说宏康制药去年的总营收也才500万出头。 说白了,这年代钱还很值钱,不是后来动辄一年营销费用几十亿的时代。 另一方面,如果苏杭愿意,一个月50万的营销费用,其实也足够在央视投放广告。不过,肯定拿不到核心时段,播放次数也远必然少于地方台。 苏杭没学过专业的营销知识,但本能觉得,与其用这笔钱在央视广撒网,还不如好钢用在刀刃上,先集中精力,砸开中原省本地这一片市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