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春节和新马甲(求订阅) (第5/7页)
比较麻烦的是老邢,每天得兜个大圈子送她去上学,然后晚上来周家接送。 因为邢安瑶不想那么早回家,她想跟小金鱼她们一起写作业,写完作业再回家。 新年很快就过去了,新学期马上就来到了。 周济民也回了一趟北大,取课程表。 开会什么的,跟他没关系。 反正他师兄任九章会帮忙传递重要消息的,如果不重要的,也不会传给他。 毕竟周济民一直游离在外,与其说是在北大读书,不如说是拜了个老师,在家自学。 他跟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同学,几乎是没有关系的。 有往来关系的,也只是段学复等数学大老,其他都是路人甲而已。 课程表显示,下午就有他的课程,这个安排,可真及时。 要是他下午才回来领取课程表,岂不是错过了? 下午,教室里,周济民看到讲台下的同学们,忍不住乐了。 “咋了?没精打采的,上午不是上了课吗?看你们这个状态,还没过完年吗?” 被他这么一说,同学们全都赞同地点头,表示认可。 “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是不是身体过完年了,魂儿还丢里面,没舍得出来?” “看着课本,是不是发现几何不会,代数崩溃,拓扑鸡肋,外语没背,概论心碎,估计就体育还好,武功全废。” 大家一听他这话,更加来精神了,简直就是说到他们心坎上了呀。 许婷、辣椒妹她们更是瞪大眼睛,没想到周老师还这么幽默,还那么同情她们。 可惜,她们高兴得太早了。 只见周济民话锋一转,立马道: “我看大家的心情和精神面貌也好了不少,来吧,开始上课,没跟上的,考试不及格,可别怪我。” 同学们瞬间傻眼,哀叹连连。 却不得不认真起来,要是真挂科了,那才是崩溃呢。 开学第一天,周济民就加快了教学速度。 对于许婷、唐子荣和辣椒妹他们这些学生来说,学习任务还是非常重的。 而这个学期,周济民打算结束之后,就辞职了。 辞去老师的职位,回红星公司专心搞研究去了。 北大这个地方,环境是很好,但着实有些闹腾,不适合他继续在这里苟着,还那么不合群。 上完课之后,周济民又推荐了几本书,让他们在两周内全部看完,并且到时候会有课题交给他们。 对于这个惊喜,同学们表示不想要。 新学期第一天就来这么狠,还给不给活路了?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得给你们戴上紧箍咒,省得你们过个年,就把我教的知识还给我了。” 这年代,读大学不仅不要钱,还给补贴。 要说全都是学霸,那还好说。 可总有些漏网之鱼,高考的时候运气爆棚,压中题目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所以,就算真进了北大,这不还有懒惰成性的孩子嘛。 除了以上,更多的是周济民希望自己教的学生,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 只要习惯了高压的教学方式,未来遇到什么困难,都更能自如应对。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 别人会怎么选,如何做,全看天意了。 说完之后,他没管哀叹连连的学生们,直接走出教室了。 来到数学系主任的办公室,却意外发现,今天这儿还挺热闹的啊。 老实说,每次来老段的办公室,要么没人,要么全是人。 而且来他办公室的,基本都是大老。 今天在这个办公室的人,要么是现在的大老,要么以后是大老。 比如,比周济民大了十岁的老陈,还有龚生等,这两人是华老的学生,也是未来的大老。
当然,这两人现在都在科学数学院当研究员,也算是大老了。 这个时候的内地,其实没有多少数学家,大部分都跑去国外了。 像林家翘、周伟良、陈省身等等,这会儿都不在内地。 要是这些人都在内地的话,内地的数学水平,多少还能往上拉一些。 毕竟像老陈这样的数学天才,那可是跟华老齐名的。 又比如林家翘,在流体力学、应用数学和天体物理等方面,都有非常显着的成就。 “济民来了,快进来。” 正面对着大门的华老,看到门口的周济民,顿时招手说道。 不用问,周济民也知道,这准是讨论数学研究的会议。 内地数学研究人才太少了,想要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与进步,还需要更多人加入才行。 可在京城的人本来也不多。 数来数去,都是熟悉的人。 所以,真的继续新鲜血液。 被称为北大数学天才的周济民,偏偏不喜欢这样的交流会,能躲一次是一次。 有点恃才傲物,勐兽不与同行的那味道。 段学复和华老每次都恨得牙痒痒的,又没什么办法,只能随他去了。 不过,像这样送上门来的机会,华老怎么可能不抓住呢? 因此,周济民无奈,只能留下来了。 还好现在本来也下午了,讨论不了多久,便是晚饭时间了。 跟这帮大老聊了两个多小时,周济民就准备撤了。 至于他想要跟老段提辞职的事,改天吧。 这会儿的段学复,心情正好,要是给他添堵的话,周济民认为自己也不会好过。 鉴于此,还是先撤退为妙。 转眼,三月已经到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