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_第一百四十三章,李梅凤,水果(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李梅凤,水果(求订阅) (第6/7页)

可以让同志你满意的。

    “今年粮食不是丰收了吗?你们就不怕粮食发霉了?”

    对于周济民这句话,齐达内他们表示饿怕了,家里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同志,您不用担心我们后悔,交易完成后,就跟您没关系了。我们可以处理好。”

    齐达内心想,就他们这群遗老遗少,粮食翻倍,也造不了多久啊。

    像他们家,多了两张嘴,每天就要多消耗不少粮食。

    只进不出也是不行的,因此,齐达内已经给他儿子安排了工作。

    没工作是不行的啊。

    至于他儿子愿不愿意?

    孙子都出生了,还不滚去工作?

    见他们这么说,周济民也点头了,这样就挺好的。

    正好可以清理一批库存许久的粮食,换点古董和黄金。

    特别是黄金,年前跑南边小岛那次,由于购买了山顶的别墅,直接消耗了不少钱。

    加上他还给徐梅她们留了不少家底,以方便她们在小岛内的生活。

    也不知道她们适应了那边的生活没有,有没有购置房产,当上包租婆。

    在小岛上,最好做的生意,就是当包租婆了。

    特别是中环上的那些临街房子,直接整栋整栋购买就是了。

    签约后,按年或者半年交租,省心又省事。

    “还记得我的规矩吧?”

    齐达内闻言,连忙满脸堆笑,作出邀请周济民往里面走的手势。

    来到里间,果然,里面已经摆放了不少珍品,黄金更是堆了不少。

    这么多珍贵玩意儿,周济民心里忍不住想笑。

    原本缩水的黄金存货,现在又可以涨回来不少了。

    金黄金黄的颜色,宛如秋季的田野上,那一片金黄色的小麦,这是丰收的颜色。

    按照规矩,先收钱后给货。

    验收了黄金后,周济民这才开始验收古董。

    有过多次的交易经验,齐达内他们这群人也挺懂周济民的了,只要珍品、精品,破烂玩意儿压根儿没用。

    逐一核实查看过后,周济民照单全收了,然后离开齐达内家,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大门便再次敲响了。

    “粮食太多了,我们已经送到附近的一处没人的破宅子里面,你们抓紧时间把粮食运走吧。”

    几千斤粮食,运输都是一个大问题。

    他们这群人早有准备,跟以前一样,都是全家出动。

    “同志,那我家呢?”

    齐达内有些担心,没想到周济民咧嘴一笑,指了指不远处的阴影道:

    “赶紧去吧,不多不少,正好一千斤粗粮,祝你们好运。”

    望着周济民离开的背影,齐达内的儿子却有些担心,赶紧跑去阴影处那边查看。

    简单一数就知道,这一千斤粮食只多不少。

    总共二十一个麻袋装着,每个麻袋最少五十斤。

    结果,他们抬回家,称过之后,却惊呼了起来。

    每袋不是五十斤,而是五十五斤啊!

    换句话说,周济民多给他们家一百五十五斤啊。

    讲究!

    钱包厚实起来的周济民,心情变得格外美丽。

    回到家,睡了一觉。

    天还没亮,又爬起来出去干活了。

    刘大头和赵有才这两人住的地方,周济民已经打听清楚了。

    现在正好登门去拜访一二。

    结果,他摸黑儿进去了,热成像仪里却没有发现屋内有人。

    还不死心的周济民以为是被什么给挡住了呢,他直接钻进屋里,结果显而易见,是真的没人。

    得,白跑一趟。

    “该死

    的,不会是这两人拿着钱跑路了吧?”

    突然想起这两人的家庭情况,周济民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刘大头没了爸,只有一个老母亲在家。

    赵有才是没有爸妈,是他爷爷带大的。

    这样的家庭,他们俩要是真的跑路了,也很正常。

    谁没事为难两个孤寡老人?

    也不怕被人戳嵴梁骨!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周济民想要找到刘大头和赵有才两人,还真有些难度呢。

    毕竟这个年代想要找人,只能靠走访询问,而他当然不可能这样去询问,这个办法太笨了,不适合他,也不应该由他来做。

    这事得靠街道办或者派出所。

    “守两天,要是你们再不出现,劳资就冒充你们家人,给派出所报失踪桉,让公安把你们给揪出来。”

    想了想,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反正茫茫人海,让他去找人,那是不可能的。

    从刘大头他们家离开,周济民看了看天色,便又去鸽子市逛了一圈。

    跟昨天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倒是多了不少有钱的土豪。

    从穿着就能看出差别来,那些有钱人身上基本没有补丁,虽然是非常朴素的灰色军裤、中山服,但明显跟其他打补丁的同志有很大的区别。

    当然了,这是这个年代的特色。

    有工作的人,基本上都不会穿补丁衣服。

    因为工厂每年都会发工服,有些特殊工种,更是每年好几套工服呢。

    干部就不说了,类似娄继中等这样的有钱人,装穷也装不了。

    这不,有几个穿了补丁衣服的有钱人,走近一看,衣服质量很好,估计没穿多久。

    就算穿了有段时间,但也不像是洗的发白的那种衣服。

    “同志您好,我想问一下,今天还有香蕉卖吗?”

    “你们都来晚了,昨天还有不少香蕉呢,今天没了。”

    刚巧听到的对话,让周济民诧异了一下,什么情况?

    瞄了一眼满脸失望的有钱人,周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