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_第九十四节 这,好,非常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节 这,好,非常好 (第2/2页)

br>
    领了诏,准备收拾行李回汴京。

    师爷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若按李格非这样弹劾下去,他们一众幕僚怕就要卷铺盖跑路。否则会被河中府无数官员给恨死。

    王有忠呢,宣读完诏书,他还要问李格非一些关于蒲州白纸的事情,所以进屋坐下。

    一进屋,就看到桌上堆满了奏疏。

    好奇,瞄了一眼。

    王有忠瞬间来了兴趣。

    弹劾。

    这是弹劾!!!

    王有忠直接走到桌旁,一本本的开始翻,表情严肃,内心狂喜。

    而后,王有忠给身边的小跟班太监打了一个眼色,两个太监跑过去就将这些弹劾的全部装进背包内。

    河中府到汴京,陆上走,七百里。

    王有忠让李格非与自己同去纸坊的时候,一骑,四百里加急,已经奔向汴京。

    叫人。

    王京玉,曾经帮助梁莘组建了一只五百人的小队伍,专门负责抄家。

    现在,这小队伍改名了,归属于皇城司,叫税赋营,专门针对那些不老实的大商。在汴京城,有一些背景很深的富商大贾往往把持一方市场,囤积曲奇,cao纵物价。

    收拾这些人,满汴京城九成的人叫好。

    现在,税赋营的人数,已经超过三千人,还有两千人正在受训。

    有宫里的尚宫要教他们如何辨别物品的价值,从丝、帛、绢、布。再到珠宝、首饰、瓷器……

    王有忠坐在马车上,往纸坊那边去的路上,内心感慨着。

    好久没有抄官员的家了。

    想来,吕文聪那边估计也和自己一样吧。

    四百里加急。

    王有忠建议。

    调税赋营一千人来河中府,再从殿前司调五千兵马。

    快乐,极度快乐。

    把河中府翻个底朝天,先从盐铁这些官家里下手。

    两天后。

    太清楼。

    有人请客,宴请梁莘。

    来自高丽使团打前站的人,他们还是想多来一点人,现在仅允许一船到汴京,而且还是小船。

    高丽朴剑楠,身为高丽朴家的次子,出生就注定了会身居高位。

    他来到汴京城,打听汴京最受皇帝信任的,是宫里的几位公公,其中一位公公的儿子,拥有的府邸竟然占两坊之地。

    朴剑楠坐在酒楼内,内心在盘算着。

    高丽与宋的贸易很有意义,但关系一差,宋国官方就会断了贸易。

    之前,因为关系差,断了四十多年。

    二十年前,恢复了一些,而后越来越好,可突然今年宋国关闭了登州码头,不允许与他们大高丽的商人交易了。

    要知道,登州到高丽的翁津,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航线。每年可以为高丽获得几百万贯的利润,而且至少可以得到二十万绸的宋钱。

    没有宋钱,高丽市集上都没什么钱可用。

    高丽钱,连高丽人自己都鄙视。

    高丽贵族用的,全部都是宋钱。

    眼下,高丽的使团,竟然只允许一条小船来汴京,船不得超过十二丈,除了必要的船员,这能坐几个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