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二节 聪明人办聪明事(十更) (第1/2页)
第104章聪明人办聪明事 小太监在高俅旁:“请随小的这边走。” 高俅还是远远的冲着梁莘施了三次礼,这才跟着小太监去了。 机会,高俅知道这是梁莘给他机会。 虽然,高俅并不知道梁莘手上握有多大的权力,但他明白,梁莘是当朝红人梁师成的儿子,唯一的儿子。 梁莘,在汴京城,可以被称为:梁衙内。 因为梁师成,此时为西北监军,领节度使…… 这会梁莘处理完高俅的事情,入宫。 就是因为等高俅这一会,梁莘入宫后赵佶已经不在宫里。赵有福、王浦是苦劝,却也没劝住,赵佶换了普通的衣服,要去殿前司的校场。 听闻那里勋贵们已经开始打马球,宫中许多嫔妃也在更衣准备听诏后前往。 赵佶呢,先一步就去了。 听到赵佶出宫,梁莘赶紧叫小太监带自己去找。 殿前司校场,正在这里盯着给女眷区搭台拉围幔的高俅,看到一个他认识的身影,虽然穿着普通的长衫,而且还有一种偷偷摸摸四处打探的感觉。 但他看清,这是官家,当今官家。 高俅,曾经身为苏轼的书僮,后因为苏轼被贬被推荐到好友王诜那里作事,而王诜就是赵佶的姑丈。 王诜曾经让高俅去给赵佶送礼。 高俅,踢的一脚好蹴鞠,所以留在了端王府。 他很会讨赵佶开心。 只是身份低微,见赵佶的机会有限。 此时,高俅在思考,要不要前去见驾呢,官家一定不会忘记自己这个曾经在端王府的蹴鞠高手。摆在高俅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在梁府求一个照顾,然后往上爬的小路。 另一条,则是直冲云霄的金光大道。官家。 高俅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只用了几个呼吸的时间,他就作出了决定。 想好之后,快步上前。 “小的高俅,在端王府做过事,现奉梁校检的吩咐,正在这里检查准备工作。这位贵客,有何需求尽管吩咐小的去办。” “高俅,是你呀。”赵佶自然是认识的。 “是小的,是小的。蒙贵人还记得,小的这里伺候着您。” 这就是高俅作出的选择。 他选了小路。 因为他聪明,有些路不是普通人走的,也容不下身侧有人。 从梁府北院有一座通往宫城的石桥,又有一座通过桃源阁的木桥,他就知道选小路虽然走的慢,却很安稳。 高俅开始在赵佶面前讲殿前司校场内的各种安排与布置等等。 不断夹杂着对梁莘的吹捧。 高俅此时也注意到了,有好些个穿着普通人衣服的小太监,有意无意的就盯着他这里,若说他讲的话,这些小太监没听到,他不信。 正说着呢,不远处出现一个身影。 梁莘。 梁莘站在远处没靠近。 而是一个小太监则走到赵佶身侧,低语几句,赵佶回头看到梁莘,那怕高俅还在讲着,赵佶径直转身离去,往梁莘那边走去。 此时,高俅看的清楚。 梁莘没施礼,只是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而赵佶很自然的与梁莘并肩同行。 就这一幕,高俅惊出一身冷汗。 暗赞,自己作了一个好的选择。 如果另一个选择的话,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