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节 漂亮,真漂亮 (第2/2页)
砚石不断的运来。 挑最好的留下,就够了。 赵佶把几块特别喜欢的让人搬进书房内,其余的搬入仓库,然后更衣,准备去桃源阁玩了。 梁莘,回到府中。 其余的也让搬进仓库里,拿着那块赵佶雕了三分之一的砚台进了东跨院。 “章公,官家赏赐。” 章接过,捧在手上仔细看着,也是不由的感慨:“咱们这位官家,还真是奇才,这砚台若是完工,也是一块上上等的极品好砚台。好,实在是好。” 连章都不得不承认,论艺术水准,赵佶那真的是绝世天才。 美。 这块让赵佶只雕了三分之一的砚台,让人赏心悦目。 章看不起赵佶。 纯粹就是在赵佶当皇帝这个职业上。 若说艺术。 章不得不说一声服。 两人正在鉴赏之时,王浦跑来了。 “少君,官家手书。” 梁莘接过打开来看,写的很长,足有几千字的文章。
简单算了一遍之后转手递给章。 章看过,也是不住的点头:“写的好,好文章,官家定是发现,有些石料是被砸开的,他是就原石开采写了一套理论,我也认为是这样的,莫轻视采石,采石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采石所取原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成砚的品质。” 说完后,章问梁莘:“莘哥儿,你如何办?” 梁莘回答:“河中府抄家,银钱巨丰,还有他们不法所占的田产。全部拿出来,用于修路治河,把从洛州到京兆的路修一修,再从京兆修到洮州。调一万禁军派往洮州,张叔夜为州官,有义务为官家守好矿区。曹晟身为统制,领这一支禁军。” 章笑了:“为石头修路?” “运点土特产嘛,调一万担茶饼北上?” “挺好。”章认可这个说法。 梁莘又说道:“我还有一个发财的路子。” 章:“什么路子?” 梁莘指了指章手中这块:“我去请官家多整几块,全部都是半成品,然后放在汴京城内,我想会有人出高价买的,经官家之手这么随便整几下,价值翻百倍怕不止。” 章上下打量了一下梁莘:“莘哥儿了,你想法独特,老夫惊讶之余,很是欢喜。” 这话,若梁莘来说,就是:你好坏,不过我喜欢。 章转身走到桌前,提笔也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 梁莘在旁看着,总结下来就是一套从石头变成砚台的流程。 简单来说就是:采石、选料、设计、下料、制坯、画线、下膛、取盖与合口、雕刻、打磨、上光、配盒。 看完这文章,梁莘双问了一些关于洮砚的专业知识。 之后,梁莘对章说:“章公,总要写一份感恩的疏吧。” “恩,要。”章虽然一直在骂赵佶,也信不过赵佶这个人当皇帝,可必要的礼节他也不敢少了,皇帝有赏赐,是要谢赏的。 哪怕这一块,明显是赵佶估计太久没动刻刀,有点小失误不想要的,也要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