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_第四十八章聚气 (第2/2页)
,但是风,玄机子可从来没有和自己提起过,风,又代表什么呢? 陡然间,空明想起一事,几年前,自己跟师父传经还没有回来之前,曾经到南海法性寺传经,正好,那天师父一位好友印宗法师在讲。 当时,法性寺中,众僧云集,白眉白须者不少,几岁十几岁的小沙门也多的是。那时,空明尚小,见到那些年龄相仿的小和尚自然十分亲近,立刻融入了最小的那群小沙门中,跟着听印宗法师讲经。 正讲着,突然一阵风来,风吹刹幡,猎猎而动。 空明他们旁边站着的二位年龄稍长的僧人开始因为这突然而来的风开始了辩论,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争执不下。 空明旁边有一个瘦瘦弱弱,却又眉清目秀的小家伙听着听着,突然开口插说:“两位师兄,不要在争执了,那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动。” 一语既出,举座皆惊。 连空明当时也觉得小和尚回答的十分巧妙且又有很深的禅理,回寺之后还和师父经常说起此事,师父也对那小和尚有很深的印象,对那小和尚的悟性大加赞赏,认为那小和尚灵根深厚,日后加以刻意雕琢必成禅宗上师。 时间虽已过去几年,风动幡动还是心动的事一直牢牢记在了空明心里。 到底是风动幡动还是心动,直到今天,空明还是没有想明白,也一直以为,这是难解之谜。 师父藏书之中,对于风的阐述也较多,看的多了,空明就以为这情形不过是佛家弟子打的禅语,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太清玄天罡气为棋玄第一功法,和自家洪福寺的焚天般若一样,是一部能够功成升仙的道门玄功,这样一部道门修真的功法口诀中,居然也有关于风的论述,这就令空明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阴阳?五行?六气?以气动,以灵驭? “五行本是死物,何以得活,乃是灵识存念,以意驭动而已。灵识,意识,佛道称谓不同,灵若动,五行化六气,灵动,即风动! 玄机子像是能够感应空明疑惑,怕空明走弯路,立刻开始提点,他已经达到了灵动之境,这些入门的体悟,自然知之甚详。 玄机子一语方歇,空明脑海就已灵光一闪,像有一股白花花的液体状的东西兜头浇来,如醍醐灌顶般有了一丝明悟。 识海灵动,一种从来没有过静蔼传来,周身百剑穿身之苦,手臂被斩之痛,全然不觉了,空明整个身心,都沉浸在风动灵动的妙悟之中。 刚刚被吸纳到丹田的凌云真人元婴所化的元灵之力,可不像灵石能量那样要经过无数次修煅才能够化为己用,这些在修真者体内修煅数百年才能结成的能量精粹,这些能量平时就居于丹田,所以一下肚去,就立刻向丹田钻去。 按照正常的修真者观念,不同本命属性的元力一般很难相合,贸然吸噬别人元婴更是极为冒险的事情,弄不好会被元婴反噬。但空明身化魔物,不但天生具有摄魂神通,体内魔气经过了十几支飞剑上的附灵之力加入之后,已经开始变异,不论何种灵萃,都能够吸噬进去。 凌云真人的元婴灵萃,进入丹田之后,立刻如雪逢骄阳,瞬间融和了进去,比龙魂吸噬的过程还要简单。 被十几把飞剑气劲重新搅动魔气重新运行的丹田雪山,在吸收了凌云真人的大量元婴灵萃之后,又骤然停止了翻涌。 凌云真人,已经元婴大成,一生浸yin在飞剑剑道之中,对飞剑驭动之道,附灵之力种种变化早就一清二楚,虽然元婴消散,但残存的意识碎片仍在。 不过,这些意识碎片已经不再属于凌云真人,而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这具魔躯当成了自身,对于正在伤害空明自身的上百把飞剑,自动做出了反应。 空明整个心神正沉浸在极度宁静的妙悟之中,身外一切,都似乎都不复存在。 就在这生死一刻,空明经过玄机子及时提点,再加上凌云真人元婴及时融入,体内丹田雪山居然再变。 丹田雪山部位,一团黑如浓墨的黑气团逐渐开始凝结,凝结的同时,还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噬之力。 空明身体各处,尚且游离着不少紫金天龙的龙魂之力,还有被他嚼碎,爆散在身体里面的,更易于吸收的凌云真人元婴所化灵萃,全被这股强大吸噬之力聚于丹田雪山。 丹田雪山的魔气只是停顿了极短的一瞬,就重新开始了运转,同时整个身体内部的魔气运转全身一遍之后,逐步回到丹田雪山部位开始凝结。 魔气一凝结,丹田雪山周围的吸力在不断增强,很快,插在丹田雪山周围的飞剑仙剑上的附灵力量也在被一点点吸噬进来。 吸噬的度,越来越快,到了最后,插在空明全身一共一百七十三支飞剑仙剑上的附灵之力,全部被吸纳到了丹田雪山部位。 那团黑到了极致,已经开始亮的魔气团,表面颜色和形状,开始了缓慢转变,变成了一种似金非金,似石非石的一块实体装物体。 这物体,形状十分奇怪,像是一个头部倒立,居于母亲的婴儿。 婴儿状金石状物体一成,空明识海深处,突然间,划过了一道耀眼光影。 识海,顿时扩大了百倍有余,原本晦暗混沌的识海空间,变得一片空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