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5 卖炭翁(上) (第1/2页)
寅时三刻。 东方的启明星尚未升起,宁国侯里已是灯火通明。 苏宸穿了一件月白色暗祥云纹的锦袍,端坐在正堂里,随意吃了几口糕点,呷了几口热茶,闭目养神。 昨晚回到济世堂已是半夜,就自己在浴桶里度过的一个晚上…… 咋日去办了些事,回来时城门早已关闭,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苏宸不可能做一出让守将打开城门的戏码,只得在城外的济世堂里住下。 只睡了两个时辰,便不得不爬起来,去参加大朝会,眼里的血丝尚未散尽。 苏七走进来,说道:“侯爷,都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苏宸点点头,揉了揉酸胀发涩的眼睛,叹口气站起身,说道:“宜早不宜迟,这就出发吧。” 苏七应了一声:“诺!”退出门去,通知诸人准备出发。 “真是特么劳碌命啊……” 苏宸哀叹一声,活动一下僵硬的脖子,伸展一下酸痛的四肢,不情不愿的走出温暖的正堂。 才一出房门,一股彻骨的寒风刮过来,激灵灵打个冷颤。 苏宸快跑两步,一个箭步窜上早已停在门口的马车,大呼到:“赶紧启程!” 马车沿着神都城外的官道一路向东,晃晃悠悠的苏宸困意袭来,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心里还想着这破马车实在太草蛋,也不知道自己让苏皓设计的四轮马车几时能够研制完成正式下线生产…… 恍恍惚惚间,一阵吵杂的人声将苏宸惊醒。 “到了?” 苏宸迷瞪着眼睛,掀开车帘的一角,向外瞅了瞅。 高大恢弘的城墙像是蛰伏在大地之上的巨龙一般,雄壮的城楼矗立在城墙之上,气势雄阔。 春明门已是大开,城门前已经聚集了大量的车架马匹,以及仆役奴婢,看上去俱是等待进城参加大朝会的官员。 武则天时期,每年的大朝会规模极大,除了朝廷外派全国各地的御史言官需要回朝述职之外,各个番邦异域、藩属国都会上表庆贺,进献贡品,各地州府的主要官员也会到神都参加大朝会,所以人数极为众多,皇帝一波一波的接见,也要一直到初五才会接见完。 如此众多的人数,自然为神都城的客流量接待带来极大的压力。众所周知,洛阳和长安的格局一样是坊市隔开,城内旅店极为有限,不可能容纳如此众多的官员。 如此一来,神都周边的县城便成为外地官员入京参加大朝会的首选下榻之地。 等待入京朝圣的官员、进贡的番邦蛮子、早起入城的商贩,都聚集在春明门外等候入城,一时间熙熙攘攘颇为混乱。 苏宸皱了皱眉,这么多人尚不知要排到什么时候,搞不好误了大朝会的时辰,虽然也于他而言不是什么大事,也终究是个麻烦。 如他一样担忧的人不在少数,人群中便有一位身着绯色官袍的官员站在马车上喊道:“入城之人太多,还请守城门的兄弟行个方便,看看是否能让吾等官员先行入城?眼看着卯时将至,若是误了大朝会的时辰,吾等实在吃罪不起!” 便有人一起声援,愈发鼓噪。 守城门的兵卒抹了抹脑门儿的热汗,这大冷的天儿,硬是忙出了一身透汗。他也知道应该让官员先行入城,可现在等候入城的人数实在太多,若是将商贩百姓挡在门外,万一有人生事鼓噪,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但是耽搁了官员们参加大朝会,同样他也担待不起。 怎么办? 很简单,矛盾转移啊…… 几个兵卒凑到一起嘀嘀咕咕半晌,这才由一个眉眼灵动的兵卒径直登上城楼,请示职守的都尉。 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智慧,反正不管如何,责任都算是转嫁出去了,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板子再怎么也轮不到他们这些蝼蚁一般的小兵身上。 都尉也是无奈,谁叫他是上官呢? 愁眉苦脸半天,抬头看看天色已经渐亮,两权相害取其轻,还是耽搁了官员参加大朝会的责任更大一些。 “将商贩和百姓都驱逐到一侧,让官员先行入城,但是要注意态度,同时详细向百姓和商贩解释,一定不能引起鼓噪纠纷,否则老子唯你等是问!” 都尉大人一脸严肃。 兵卒心里大骂,这锅岂不是又给甩回来了?你特么还能不能有点担待? 果然能当官的都不是白给的,想要坑他一回也不容易啊…… 可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啥也不敢多说,臊眉耷眼的应了一声,转身走下城楼。 此时的大周在武则天的授意下,监察院的打击和管理使得吏治清明、国泰民安,相对应的国民素质也很高。无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