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谋权篡位_第206章 朕真是一代明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6章 朕真是一代明君 (第1/2页)

    申时末。

    皇城御道上。

    狄仁杰刚从宫里出来,就在路旁见到熟悉的老友。

    “宣德,你这脚步匆忙上哪去呢,我家宗儿没给你添麻烦吧。”

    狄仁杰疾步上前,笑着作揖道。

    孔志亮,表字宣德。

    “是怀英啊,我去谒见陛下。”孔志亮作揖回礼,转身继续走。

    狄仁杰好歹也是大理寺出身,明察善断,他眉头一皱,立刻就发觉不对劲。

    这老友没有实职在身,仅仅是个教书先生,去见陛下作甚?

    “先等等,宣德啊,有事别瞒着我呀。”狄仁杰一把拉住他,颇为八卦的打探消息。

    “哎呀,皇城重地注意仪态!”

    孔志亮没好气瞪了他一眼,推开手臂,然后从衣裳里掏出一张宣纸。

    “自己看吧!”

    狄仁杰接过,先是随意扫两眼。

    可越看越震惊。

    久久无言。

    …………

    甘露殿。

    众人安静。

    殿内陷入沉寂之中。

    所有人都感觉到震撼,惊叹这四句圣言!

    要知道,现在大殿汇聚的可都是朝野享有盛名的大儒。

    宰相张柬之、御史中丞宋璟、大学士李峤、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著作郎兼右史内供奉崔融等等等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让武则天感觉自己浑身血液都在燃烧。

    这四句话一直在她耳畔萦绕。

    她是天下至尊,最希望百姓安身立命,最盼望万世太平。

    由朕开创的国家,传承万万年的太平盛世!

    “众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武则天打破沉寂的气氛,出声询问众人。

    “这才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追求。不仅为了入仕求取功名,更为了致君尧舜、泽被万民!。”这是杜审言。

    “纵观史载,竟无一句可与之媲美。这四句话就算千百年的时间依然会闪耀天地间!”这是张柬之。

    “简直是绝妙,臣读一遍竟能倒背如流。”这是个朝臣甲。

    “……”

    众臣纷纷赞叹,这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武则天点点头,突然笑得很玩味,“众爱卿可知是何人所言?”

    孔志亮轻轻咳嗽一声,腰杆挺得直直的。

    众人唰唰把目光转过去,难道是出自宣德的手笔?

    肯定是,全文蕴含着典型的儒家经典思想和主张。

    众人都不免有些酸溜溜的。

    孰料。

    “这是我的一位学生所言。”

    孔志亮缓缓开口,脸上充满了与有荣焉的自豪之色。

    他是儒家正人君子,当然不会贪墨自家学生的功劳。

    再者说,学生如此优秀,肯定是来源老师平日里耳提面命,循循教诲。

    学生?

    众人有些疑惑,朝野中孔宣德的学生不少啊,但没听过有这般才华的人。

    张柬之是个急性子,他皱眉道:“究竟是谁,休要卖关子了。”

    “我的学生,仅是总角之龄的苏云!”

    孔志亮的声音虽小,但让大殿内众人彻底震惊了。

    十四岁?

    实在是荒谬!

    每个人脸上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好像雕塑一般呆滞不动。

    武则天跟狄仁杰对视一笑,他们君臣刚刚听闻时,也是这个表情。

    很久心情才平复下来。

    “宣德,莫要诓我们!”

    张柬之眼睛都红了,他不顾御前失仪,大声质问。

    如果真是十四岁少年所著,那他们这些所谓的大儒,该感到羞愧,乃至无地自容!

    更何况这是苏瑰的孙子啊!好朋友之间最爱攀比。

    而在孙辈教育这方面,张柬之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如苏瑰。

    毕竟苏瑰的大孙子苏宸获封宁国侯,二孙子苏皓也凭借修筑天枢的功劳获封开国县公。

    而他的孙子不过是凭他的关系混了个县丞。

    结果现在苏瑰的三孙子又是一个巧解难题和口道圣言的神童。

    嫉妒使我质壁分离!

    “哼!”

    孔志亮嗤鼻,不屑回答。

    倒是武则天哈哈笑道:“朕原本也是不信,便派婉儿去国子监确认,是苏云无疑。”

    众人沉默下来,陛下金口玉言,那这四句圣言只能是出自苏云之手。

    这太令人震惊了。

    众臣也大概明白了武则天的想法。

    这四句圣言出自一个十四岁少年

    除了夸赞神童以外,还能大力歌颂陛下,正因为太平盛世文风昌盛,治下才能出现神童嘛。

    武则天坐回御座,居高临下俯视着众臣。

    “在朕的统治之下,总角之龄的孩童都能道出圣言,朕是明君么?”

    众臣俱是颔首:“大周盛世繁华,百姓安居乐业,陛下是当之无愧的明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