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北上陇西! (第1/3页)
是日。 李义珣大军撤离剑门关,往南行四十里,黄昏扎营。 深夜,大帐内油灯十几盏,将整间屋子照得很是明亮。 伴着袅袅蒸腾的茶气,十几个人在长案相围而坐。 为首的是一袭紫袍青年,吊梢眼,瘦削脸,面相粗鄙。 身旁一个碧眼鹰钩鼻的中年男子起身,指着详细舆图,汇报道:“单单占据益州还不够,周边城池也需攻破,这样才能形成一条紧密的防线。” 一个美鬓文士淡淡开口:“执失将军,大都督府毕长史威望颇深,到时候由他去游说,城池不攻自破。” 执失奉节看了他一眼,点点头。 “伯父,你怎么看章怀太子的后裔?”紫袍青年颇为恭敬的询问。 李浩淼摇了摇羽扇,不以为意道:“一头蠢豕罢了,如此拙劣的阳谋,他竟然也会上钩,不愧是李贤的儿子,一脉相承。” 听着这饱含讥讽的话语,众人神情各异。 尤以崔东远表情更是僵硬,他知道李逸飞的背后有博陵崔氏的影子。 如果两方决战于蜀中,这不是咱们博陵崔氏内斗么? 紫袍青年喉咙滚动了一下,想说的话也咽回肚子了。 他有自知之明,也甘愿做陇西李氏的傀儡。 毕竟自己跟苏玉城差的太远了,两人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 自己是绞尽脑汁,人家是随手应付。 结果还是搞出一个阳谋,让李逸飞加入战局,打破了他们布置好的战略。 冷静下来想想,终于领教到了什么叫做千年年难得一遇的铁腕人物,苏玉城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嗣泽王,别忽略了淮南,这才是我们之所以敢撤离剑门关的底气。” 李浩淼平静望着紫袍青年,语气风轻云淡。 不止是李义珣,其余人也长松一口气。 真正直面苏宸,那股恐惧怎么也抑制不住。 但想到谯县桓氏毁掉堤坝的布局,他们便有了十足的信心。 李浩淼咳嗽一声,吸引所有人目光后,轻描淡写的说: “所谓政治,无非两点,一者民心,二者利益。” “哦?”李义珣皱了皱眉,欠身道:“请伯父解惑。” 李浩淼指节轻叩长案,不疾不徐道:“钳制蜀地舆论没什么用,关键还是战争,通过一场大胜,才能收获民心,招揽民望,得到万民簇拥,这是立身立根之本。” 听到“立身立根”四个字,李义珣眼底迸射出浓郁的野心。 只要击败苏玉城,他就能割据蜀中,进而打着复辟李唐的旗号逐鹿天下! 李浩淼暼了他一眼,继续道:“利益更简单了,通过战争达成某些诉求,比如让大周皇帝妥协。” “再比如,彻底碾灭咱们的心腹之患——苏玉城!” 众人频频点头,很是赞同。 李义珣笑着恭维:“有伯父运筹帷幄,此战岂有失败之理?” “呵呵,嗣泽王谬赞了。”李浩淼羽扇轻摇,神色略有得意。 李义珣环顾众人,心里念头闪过。 所谓利益诉求,李浩淼代表的陇西李氏,希望此战大捷,进而直接威胁皇帝,赦免陇西李氏的谋反罪名。 当然,能在战场上诛杀苏玉城这个罪魁祸首,那再好不过了。 博陵崔氏这些家族也差不多是这个算盘。 “对了,”似是想起什么,李浩淼表情严肃道:“嗣泽王,你要传达下去,咱们大军的侧重点是苏玉城,而非李逸飞,跟他们碰上,不可拼死命。” “我估计李逸飞也是敷衍应付,不会轻易顺从苏玉城的调遣。” 李义珣略默,渐有苦涩意味弥漫心头,最终轻轻颔首。 自己虽然是世家的提线木偶,但对方这种当众指派吩咐的语气,着实让他难受。 就在此时。 “王爷——”帐外传来急促的声音。 李义珣皱眉,沉声道:“进来!” 一个风尘仆仆的斥候入帐后跪倒,尖声道:“启禀王爷,朝廷大军开拨了。” “……”李义珣口型一僵,惊疑不定:“这么快就进驻剑门关了?” 说完侧目盯着执失奉节,“动员八万大军,至少要几天吧?他们这么快,难道事先知晓了?” 颇知战事的执失奉节摇头: “王爷,依末将看,可能是苏玉城治军森然,军纪严明,士卒执行能力强。” “诸位。”李浩淼依然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不必在乎细枝末节,我们尽快入驻益州。” “对。” 众人异口同声,纷纷附和。 地上的斥候吓得双腿抖如筛糠,终于趁着空隙插上话,哑着嗓子道:“他们北……北上!” 刹那,所有声音瞬时消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