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章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3/3页)
所以如果从汴梁修一条铁路到湖北,那就方便许多。 后世张之洞之所以要修平汉铁路,其意义和原因也基本在此,为当时武汉、郑州以及北平带来极大空前繁荣。 虽然橡胶运回来后不能大规模生产蒸汽机,可带回一定橡胶原材料,造个几百上千台没什么问题。 到时候先造一小段铁轨试试,之后则举国之力开始修建铁路,希望在老登们死之前,完成他们的愿望吧。 几个宰相正说着,外面门忽然打开,一股冷风吹了进来。 政制院宰相们也不是时时刻刻在,有些宰相需要去各部巡视,有些则要去处理事务,比如老范今天上午就去兵部过问了一下军队的事情。 门打开之后,老范风尘仆仆进来,一进来就嚷嚷道:“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 “先说好的吧。” 赵骏抬起头看着他。 老范扬了扬手里的公文说道:“我刚刚在兵部,安南那边有公文过来,狄青于九月顺利灭掉了安南,扶持了前黎朝遗留的后代上位。” “哦?” 赵骏笑道:“他三月出发,六月才到邕州,九月就灭了安南?” 范仲淹得意洋洋道:“那可是我的爱将。” “跟你没半毛钱关系,他之前一直听我讲兵法,那是我培养起来的。” 赵骏不乐意了。 哪个后世热血青年没有一个金戈铁马、封狼居胥的梦? 但可惜赵骏却身居要职,没办法亲自领兵。 当然。 他的军事理论也就存在于理论。 虽然熟读伟人兵书,奈何实际cao作估计拉垮得狠,自己也不敢真上阵。 可狄青却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那怎么能让老范领功呢? “你这话说的,你教兵法有什么用,还得我带着他出去打仗才能成长起来。” “说的好像你多厉害一样,人家岳飞都快收复山河了,我都告诉伱敌人是谁,敌人该怎么打我们了,你都没把西夏和辽国灭掉。” “你说的轻松” “好了,你们俩就别争功了。” 吕夷简咳嗽一声说道:“还是说说坏消息吧。” “坏消息” 老范过来坐下,把手中的公文扔在桌上,手摸进铁桌里烤火说道:“刚才来的路上,遇到进奏院有个新过来的劄子,拿过来瞧瞧,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你就不能一次性说完?” 赵骏翻着白眼。 范仲淹笑道:“我看到江浙路司台上的折子,说有不少地主正在串联,打算向朝廷一起抗议新政的事情,江浙路转运使问我们该怎么处理。” “能怎么处理,弹压足矣了。” 王曾淡淡地道:“现在全国很多青壮都被吸引,要么被朝廷招募修葺水渠,要么开垦荒地,纳入官田,些许地主,手下能有多少人?能翻得起什么风浪?” “那好,我待会就批个回文,让江浙路那边派人弹压!” 范仲淹随口说道。 本来这件事虽然是坏消息,可也确实不是什么大事。 起义也需要各种原因的,老百姓要是生活富足安康,有口饭吃,谁会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 所以越是生产力足,人人吃得饱饭的时候,就越不可能出现造反起义的事情发生。 几年庆历新政下来,生产力如今大大提升,即便全国各地有灾祸,朝廷也有能力第一时间进行赈灾,不至于出现饿死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主虽然握有不少粮食和人口,可也得手底下的人愿意跟着他们造反才行啊。 然而就在范仲淹准备批了劄子,这么进行回应的时候。 赵骏却眯起眼睛,淡淡地说道:“不!” “不什么?” 众人纳闷地看向他。 “不派人弹压!” 赵骏看向老范道:“这劄子我待会来批。” “你想干嘛?” 吕夷简嗅出了味道,警惕地看向他道:“汉龙,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大动作?” “能有什么大动作?” 赵骏淡然一笑道:“我只是让江浙路那边不去管而已。” 不去管? 众人皱起眉头。 这什么意思? 不去管岂不是闹得越闹越大? 等会。 越闹越大? 所有人的目光向赵骏看齐,若有所思。 汉龙。 还是一如既往地狠辣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