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以汴梁为核心打造经济圈 (第2/3页)
载,辽国使者每次过来,大宋都得至少花三万贯以上的接待费用,可见其接待规格有多大。 历史上宋徽宗扬言谁收回燕云,就给谁封王。 这里不单单是指火器,还指大宋的军队情况以及战斗力有没有提升。 之后就算把辽国和西夏灭了,东北和蒙古地区汉人根基比较薄弱,很有可能就会造成造反起义不断。 只不过打仗毕竟是在打钱。 “当然不止,我的意思是现阶段收回燕云十六州就行。” “只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晏殊赞同道:“这一点我赞同汉龙的意见。” 火器时代比冷兵器时代更加烧钱,虽然消灭这俩国家不费事,但打仗的投入再加上消化这两个国家地盘的投入,大宋很有可能要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 如今攻守易型之后,辽国使者再也没有当初的猖狂,这就足以说明耶律宗真在那一次河北战场上已经被大宋打破了胆。 赵祯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然而此时的赵祯早就不满足于此,在如今这样的大宋,吞并四周国家难道不行吗? 所以赵骏才没有对西夏和辽国动杀心,只要他们先乖乖地做大宋原材料产区和商品倾销地,像日本那样先养着倒也无妨。 当然。 如果西夏和辽国主动伸爪子,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那个时候先收点利息,把燕云十六州这块有汉人基础的地盘先拿回来,也不是不行。 赵骏摊开地图,在地图上几个地方点了点,说道:“大家来看看。” 众人就从座位上起身,来到桌子旁边围观。 赵骏指着地图上说道:“现在咱们不需要去管外部势力怎么样,因为论武力,我大宋已经是全球第一,所以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我大宋更加强大。” “大孙有什么想法?” 赵祯问。 “我做的规划很简单,先实现国内产业升级,再开始外部发掘。” “哦?这是何意?” “很简单,总结来说,其实就是内部发展,外部商业扩张。” 赵骏笑道:“咱们大宋自己国内的生产力已经提高了许多,按照目前趋势,养活个两三亿人问题不大,如果经营好东南亚,可能在不需要杂交水稻的情况下,养活七八亿都轻轻松松。”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考虑内部如何发展。人口的提升势必就造成工作岗位的短缺,那么就必须大力发展商业,先搞定我们的内部商业循环。” 他继续说道:“但内部循环消耗的终究是我们国内的原材料,像金银铜这样广泛定于钱币的产物,作为贵金属它们不可能会丧失金钱的定位,可消耗越多,我们的储备就越少,所以外部商业就一定要有。” “嗯。” 王曾说道:“这是很现实的事情,我们觉得没什么问题。” “汉龙的意思是蒸汽轮船吗?” 晏殊立即想到了一点。 “是的,现在我们的外部商业还是太少,一年进出口贸易额也不过两亿贯,不说跟我们后世比起来,就算是跟晚清时期都有差距。” 赵骏笑道:“带嘤为什么跟我们打鸦片战争?是因为他们的商品我们不需要,我们的商品却是他们急需,造成他们国内的白银全都流入带清,带嘤长时间贸易逆差,玩不起就掀桌子,这就是强盗逻辑。” 高中历史教科书里就提过,清朝中后期英国工业革命,接着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全世界到处殖民,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但东方一直都是带嘤的痛苦面具。 因为东方产的茶叶、丝绸和瓷器是西方的刚需品,而带嘤的工业产品却在东方打不开销路。 归根到底还是带清确实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另外就是清朝统治阶级对西方并不感兴趣,或者说他们更愿意维持现状,便闭关锁国,关闭国门不允许西方产品进入。 结果造成东方产品不断出口,西方产品进不来,颇有点外贸壁垒的意思。 两相叠加之下,带嘤眼见大量他们从殖民地刮地三尺搞来的白银跟流水似的流入带清,自然就受不了了,于是发动了鸦片战争。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带嘤属实是大缺大德。 “大孙的意思是,我们将来也可以这样?” 赵祯睁大了眼睛,难道他们也要走带嘤的老路子? “那倒不一定。” 赵骏摇头说道:“对于西方世界来说,东方的产品是必需品。茶叶、瓷器、丝绸,都是他们想要的东西。而西方的产品嘛.啥也不是,哪怕是到了工业时代,现在我们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这就意味着后世西方工业时代的产品,东方特有的产品我们都有。那么我们就不存在任何成为对方商品销售地的可能,只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生产,再给他们生产。” “如此一来,我们能用商品打开他们的国门,他们却没法倾销商品到东方来,从一开始这场商贸交易就不对等,大宋也绝不止满足于东方世界。” “所以只要蒸汽轮船出现,能够替代木头船让大宋的商船走遍全世界,那么全世界很快就会都成为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