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章 事情闹大了 (第3/3页)
br> 无非两点。 一来是像知院表面上说的,给地主们一次机会,希望他们把他们的财富投入到钢铁、水泥、砖厂等行业,为工业发展添砖加瓦。 二来嘛.. 杜杞抬起头,看向任茂成道:“这件事情先不要急着上报。” “为何?” 任茂成愕然道:“司帅,事情闹得如此大,我们不报的话,其它四司也会报,还有皇城司呢.” “他们报不报随便他们,反正我们不报。” 杜杞摇摇头。 “这万一朝廷怪罪下来?” 任茂成犹豫。 杜杞笑道:“不会的,这事,我们不报有功。” “有功?这这这.” 任茂成都傻眼了,这知情不报还有功了? 怎么可能嘛。 然而杜杞却神秘一笑道:“听说今年朝廷要在开封到南阳修一条铁路,铁路沿线大部分都是荒地,但也有部分农田,你知道朝廷是怎么解决的吗?” 任茂成想了想道:“听说是买下来的。” “江浙这边全是土地,运输基本靠船运,那铁路多快啊,据闻它能一日千里,数日工夫就能从江浙到蜀中。” 杜杞淡淡地说道:“可我们找他们买地,他们给吗?” “司帅的意思是?” “其实朝廷早想动他们,一来他们土地众多,富者千家豪栋,贫者无立锥之地,让百姓苦不堪言。二者我观这些年知院动向,怕是在想收回土地。” 杜杞说道:“你看前几年朝政下达,都是要求各地官府想办法把土地回购,作为官田佃给贫者耕作。而两浙路的这些人呢?” “哦哦哦哦。” 任茂成顿时恍然大悟,睁大了眼睛道:“所以知院是故意放任他们,这样就找到借口” “好了,转运使衙门公务繁忙,咱们还得继续办公呢。” 杜杞平静地说道。 “是是是。” 任茂成笑了起来。 能做到一路长官的都不是蠢蛋。 朝廷这几年政策变向其实都能看得清楚。 比如摊丁入亩是为了什么,赎买官田是为了什么,减轻徭役赋税又是为了什么。 说到底其实还是为了缓解日益尖锐的土地矛盾和贫富差距巨大的问题。 早在西汉时期大臣师丹就看出了土地兼并的坏处,历朝历代也一直想在解决这个问题,却一直无法得到根除。 如今朝廷现在要动真格的了,他们这些封疆大吏自然清楚得很。 那么他们的立场是什么呢? 自然得站在朝廷这边。 因为没有站在朝廷这边的大员,都已经被知院给撸下去了。 所以该怎么选边站,自然得门清。 看来。 知院要再次挥起屠刀了。 杜杞用毛笔沾了沾墨水,心里这样想着,然后开始办公批示公文。 很快,转运使衙门这边的态度就传递了出去。 依旧是不闻不问。 这反而激起杭州府百姓的怒气,因为这严重干扰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不少百姓也在晚上等游行示威的人散去后,跑到衙门去怒骂。 杜杞权当没听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要想把事情闹大,就必须要把事情闹得更大,朝廷才好方便出兵。 于是在数日后。 示威游行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刚开始大家还有所克制,但等到三月二十日,杭州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将近两万多人涌进来抗议。 而且这一日事情彻底闹大了,眼见这些日子转运使衙门一直闭门不出,原本只是抗议的人群,竟然开始扔起了石头、砖瓦。 接着有人呼喝一声,居然冲击府衙。后来被府衙派人用弓弩逼了回去,他们就散去了街道,连日来积累的愤怒得不到宣泄,他们横冲直撞,四处打砸。 一时间杭州更加混乱,治安迅速下降。随着第一个死者,第一家店铺被砸,乃至有人举起火把之后,性质顿时就变了。 直到此时转运使衙门才终于有所动静,与其他四司衙门,联合皇城司、杭州州府,所有的衙役出动,抓捕打砸抢烧者,熄灭火焰,救治伤者。 数日后,转运使衙门的劄子,以极快的速度转达去了汴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