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战圈套 (第1/3页)
宋庆历七年一月二十四日,这是一个值得被纪念的日子。 辽人选择以退为进,佯装撤离析津,想要引诱宋军深入,然后反戈一击,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在这个危机时刻,宋军主帅范仲淹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从前大宋面对这种局面,唯唯诺诺,别说主动进攻,就算是被辽人骑在脖子上,也只能守在城里门都不敢开条缝。 现在范仲淹下令,全军出击,突袭辽军。 而且还是没有任何组织纪律,以军为单位,以军指挥使这种中上级将领为指挥。 辽人果然猝不及防,他们万万没想到宋军还敢这么玩,居然不列阵不整军,直接就这么一群群散兵游勇地冲出来了。 “相公的意思是?” “哦?” 没过多久,耶律宗真的大部队就总算是赶到了战场。 范仲淹对身边的韦焕之、王素等人说道。 无主的战马有的惊慌失措乱窜,有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还有的竟走去河边悠闲地喝水吃草。 因而哪怕他们抵达了战场,只能看到四周旷野上乱七八糟的景象,枪声大作,宋人小股兵马见到他们都纷纷避退,辽人溃卒也纷纷过来,具体什么情况他们还尚不知道。 事实上目前析津城那边的形势也跟萧孝友分析得差不多。 因而当耶律宗真重新集结大部队,然后赶回来的时候,他的一部分中军以及断后的后军几乎全被宋军给截住,现在大部分后军都在析津城里。 开阳门下宋军正进进出出,押解着俘虏回营寨。 “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 奈何现在的辽军已经不是从前那支来去自如的辽军,他们需要带上沉重的火炮,导致机动性比以前差了许多。 滚滚浓烟直上青云,照耀了析津南方的半边天空。 在一片混乱当中,旷野上每隔几百米,就有可能看到一地辽军尸体,还有各种散乱的武器、旗帜、甲胄。 哪怕是用了火器,可遇到辽人冲锋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稳住害怕的情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因为恐惧而转身便逃跑的情况。 这场仗打得很乱,导致宋军不能一次性把辽军全部俘虏,每次抓人,都是几百几百地抓,显得像是蚂蚁搬家一样。 此刻范仲淹已经进城,站在南面的开阳门,远处距离他约一公里外,就是丹阳门内的滔天烈焰。 “报!” “他们还在城中鏖战吗?” 二十万兵马是分秩序撤退,有先有后,否则一起撤退,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就有可能造成三军瞬间崩溃。 他们这些都是斥候小队,由小队长过来汇报,现在战场太危险了,如今也只能深入其中查探情报。 如果是后者,那就更好,前后夹击宋军。 永远不要和傻子去争辩,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他的水平线上,然后通过丰富的经验碾压你。 有辽人将领回答道。 但大部分情况还是宋军火器先占优势,再一轮冲杀让辽人溃败。 所以辽军都是井然有序地撤离。 后世有个着名的傻子定律。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如果辽军还在城内和宋军打,那么说明析津还未完全沦陷。 “那我们就派小股队伍与他们交战,把他们拦在城门口附近,现在城里也乱,辽人会很急,只要把人拦在城门口,他们就摸不清楚城里状况。” “为何?” 过了半响,萧孝友沉声道:“因而臣觉得现在最好的结果就是我军虽然已经有不少人马被击溃,可还是有部分人在与宋军纠缠,我们应该一边收拢溃卒,一边即刻往析津出发。” 但即便如此,这个长约800米,宽约500米,达40万平方米的衙署还有大量建筑物处于烈焰下。 “唔” 但辽圣宗时期发生过汉人中下级军官杀死上官,率部归宋的事情,所以辽国所有部队,都改成了契丹人担任军官,汉人最多也就担任下级军官而已。 “你们才胡说,我部将士一千余人,现在却只剩下不到二百。” “这个暂时尚未得知,我们就知道宋军攻入城里,没过多久城里就起了大火。” 耶律宗真眯起眼睛。 “并无。” 事情也如他们所说,宋军确实有被正面击溃的情况。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夕阳只剩下最后一抹余晖,晚霞遮蔽了天际,世间灰蒙蒙地像是被雾色笼罩。 萧英分析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