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_第18章 黄龙虽锐自作死,军不败来民先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黄龙虽锐自作死,军不败来民先乱 (第2/2页)

边的亲戚朋友家人,横死在自己面前,鲜血和死亡,让几万人的百姓无法思考,恐惧和焦虑充斥着他们的内心。

    观战方阵阵脚大乱,百姓们仓惶奔逃,惊叫尖叫惨叫,如雷霆般响起。

    宇文忻火上浇油,让士兵趁乱大叫:“贼败矣。”

    百姓们发自内心恐惧的声音,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

    乱战之中,宇文忻的谎话也无从辨别真伪,尉迟迥的军心终于出现了动摇,阵脚大乱,既无纪律,也再无斗志。

    兵败如山倒。

    尉迟迥的失败已无法避免,正面会战结束。

    尉迟迥并不服气,他逃入邺城,还想做困兽之斗。

    但北周并没有给他留下任何一丝喘息的机会,追兵紧咬着他,如影随形。

    尉迟迥希望已绝。

    他再没有时间和机会重振旗鼓,慌不择路之下,他孤身一人,越走越远,越跑越高,一路逃往城楼最高处。

    在他生命之中最后的时刻,上天安排了他见到了一个故人,让他能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去。

    他就是崔弘度,他的meimei是尉迟迥的儿媳,平时是一家人,互相照应,可以亲密无间,现在却成了送他最后一路的瘟神。

    崔弘度大声叫住了尉迟迥,尉迟迥转身,看到是敌方之人,下意识地弯弓搭箭。

    崔弘度并不惧怕,他脱下头盔,不无感慨地说:“颇相识不?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

    尉迟迥回望邺城,兵火处处,一片狼藉。

    真是一步错,步步错,走到今日家破族亡的地步,他心有不甘,对于杨坚,他不服气,可是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他放下身段,破口大骂杨坚,以抒发心中难以言喻的怨气。

    尉迟迥掷弓于地,悲愤自杀。

    他绝对不会以俘虏的身份见到杨坚,就算死,他也要站着死。

    尉迟迥虽死,邺城之战并未完全结束。

    因为邺城代表了北齐旧地最后的信仰和最坚固的反政府力量,此战之后,邺城旧址被彻底从中国地图上抹去。

    杨坚一把火焚烧掉邺城的宫阙和城墙,将所有的居民迁出邺城,然后,再将相州一分为二,一为毛州,一为魏州。

    而魏州,将在二百年后,强势崛起,成为令唐朝最头疼的藩镇,再一次书写自己的传奇,

    但邺城的风流,终归已被雨打风吹去。

    杨坚政权还对邺城做了斩草除根的残酷清算,参战的尉迟迥军队全部被坑杀或斩首于漳河之边,游豫园内。

    韦孝宽本人亲自主持了这次有伤天和的清除行动。

    这是一次恐怖的屠杀,这也是一次非常粗暴的屠杀。

    被杀的尉迟迥兵将尸体,很多被直接投入漳河之中,拥堵河道,水为之不流,即使是一个月后,漳水之中也充满血腥之气。

    山东之地,家家户户为之一空,入夜之后,人哭鬼嚎之声,不曾停息。

    战争,不过是权力最高层的一种游戏,但对于世上普通人而言,却是妻离子散,无法承受之痛。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或许杀戮过重,有伤阴德,韦孝宽在十月班师回归长安后,十一月就死于家中。

    杨坚本人也觉得不安,或者是良心发现,他晚年在相州游豫园旧地,建立了一所大慈悲寺,以超度那些被无辜斩杀的冤魂。

    寺成之后,在僧侣每日不停的礼唱声中,山东之地的怨哭之声,悲愤之意,或者可以得到舒缓吧。

    杨坚终于也松了一口气,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尉迟迥,在起事68天之后,以一种狂风扫落叶的态势,被他彻底消灭。

    但危险已悄然来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