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_第42章 绚烂帝国我为首 重开天地有杨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绚烂帝国我为首 重开天地有杨隋 (第2/2页)

可以依样画葫芦,这大大节省了工期。

    杨坚的新都每一处都体现出新朝的气象。

    这个气势恢宏的都城,创造了中国建造史上无数个被奉为标杆的设计理念。

    它彻底地体现了皇权的尊贵和至高无上,在建筑上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秩序。

    龙首山为大兴城内的宫城,高居城北,俯瞰全城,象征着皇帝统治百官,君临天下的气势和权威。

    龙首山下,紧挨宫城,依次排开政府的各级官署,这又是一个独立的区域,叫皇城。

    皇城之外,才是绵延平铺的平民居所。

    但就是在平民居所之中,一样区别尊卑高下,离皇城最近的都是达官贵戚,离皇城越远,越是平民所居之处。

    大兴城开创性地将政府办公和平民生活空间区别开来,并形成一种严格的制度设计,从高到低,从远到近,高下尊卑,秩序井然。

    杨坚一生,信奉风水,在大兴城的设计中,有无数个地方,巧妙地运用了风水之术。

    首先是龙首原上的六条高坡,大兴城副总监,也是实际的修建、设计者宇文恺,就认为其符合《周易》之六爻。

    “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观,兴善寺以镇之。”

    而以上一寺一观,在隋唐就已成为京城著名的旅游景点,唐朝刘禹锡的玄都观丛诗,更为其增添了几许文情诗意。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句诗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玄都观庞大的面积和空间,而一直压道教一头的佛教寺院兴善寺,更可以想见其夸张的气势。

    事实上,杨坚这次的手笔过大,即使历经隋唐二代,在城南依然“东西尽郭,虽有居者,烟火不接,耕垦种植,阡陌相连。”

    同时,整个大兴城的布局既吻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又深含古礼。

    在皇城外面,150多米宽的朱雀大大街,纵横南北,将大兴城一分为二。

    左右二边,设计建造了108个独立坊,每个坊就是一个独立的区域,有单独的门和外面的街道相连,关上坊门,就可以彻底封闭这一个坊,既有秩序对称感,又利于行政管理。

    这种军事化的设计和管理理念,与北周的军国一体理念一脉相承,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国家计划体制。

    当杨坚高居于龙首原上的宫城,登楼远眺,极目百里,大兴城蜿蜒平铺,一眼望不到尽头,豪情油然而生。

    杨坚有一种万事心头过,一切尽在掌握之感。

    他确实掌控了这个世界。

    杨坚在龙首原上,见到了突厥可汗的拜舞,见证了江南陈朝君臣的臣服,他也见证了自己成为天可汗光辉灿烂的一刻。

    杨坚,发自内心地感到,自己就处于世界的中心,自己就是高高在上的神明,指定的人间的统治者。

    甚至他自己就是神明。

    历史选择了杨坚,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杨坚是中国历史上是最被低估的一流帝王。

    如果说秦始王是中华千古一帝,空前绝后;那杨坚就可以说是重开天地,震古烁今。

    杨坚创立的规范和准则,很多流传于后世,并成为永恒的典范。

    在五胡乱华,神州陆沉,汉族在中原几近亡族灭种以后。

    杨坚以一个汉族政权的建立,向全世界郑重宣告,汉族站起来了。

    这也是汉族重新恢复荣光,开创盛世的开始。

    这是一种真正的开天辟地的伟业,任何的誉美之词都不为过。

    杨坚,是真正的一代名君,千载之后,凛然生风。

    让我们满怀敬意,一起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干杯,杨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