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陈后主自废武功,隋偏师横渡长江 (第2/2页)
军大敞门开。 长江以北隋军的虎狼之师,他们的决策系统反应迅速,立即制定了元日渡江计划。 隋军非常谨慎,他们只派出了二支偏师偷渡,奇袭。 贺若弼八千铁甲,神不知鬼不觉地横渡了长江天险。 同时,韩擒虎也率领五百敢死之士,乘着夜色掩护,偷渡采石矶。 陈国守军值此元日大庆,喝酒作乐,全军皆醉。 韩擒虎以令人难以相信的速度,兵不血刃,占领了江南采石矶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而征伐江南的主力,晋王杨广率领大部队,还屯驻于江北六合镇桃叶山。 他们预想之中的大兵团,大规模合围战,没有出现。 杨广和高颎怎么都没有想到,仅仅以二支偏师,就以一种始料未及的速度,迅速击溃了陈国的守军。 那可是南朝四国的都城,是驻有重兵,精锐的最后堡垒,一战之下,江南竟然再无一男儿? 二支部队,一鼓作气拿下都城建康,并且占领王宫,俘虏陈后主。 陈国的倒塌,迅速得完全不像是真实发生。 最后的攻占建康之战,当然已经不是偷袭之战,而是明刀明枪,正面决战。 当时,陈国还拥有十万精兵,都城建康城高墙厚,但就是以一种非常吊诡的方式,直接失败。
真正的艰苦战斗只有一次。 陈国却错失了无数次取胜的机会。 贺若弼展现了大将之风,他在渡江攻取京口之后,军令严肃,秋毫不犯。 他用二个行动表明自己是仁义之师。 有胜利,就有庆祝。 有一个军士到民间私自买酒,江南士民,见到隋朝的虎狼之师,只恐小命不保,哪里敢去收区区几文的酒钱? 隋军顺理成章地喝了几次便宜酒。 贺若弼知道之后,非常强硬而干脆,依照军令,立即将买酒的军士斩首。 这让贺若弼的军队树立了一种上国仁义之师的名声。 这种严格的纪律,就是陈国的子弟兵,也颇有不如。 贺若弼再胜一筹。 一时之间,沽酒斩首之事传遍京口,贺若弼轻松赢得民心。 如果说贺若弼此举不过是小节,那他很快就展现了大义。 攻占京口,守军六千余人全部当了俘虏。 这是一个二难的选择。 放归田里,有可能重聚为兵,那就是纵虎归山,养虎为患。 但仁义之师,更加不可能滥行诛杀。 实际上,贺若弼没有更多的选择,他只能轻装简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供应这支降军。 贺若弼心大胆大,他将这六千余人,全部释放,并发放粮食让他们归家。 贺若弼不做亏本的生意。 他顺便让这些解甲归乡的军士,带上诏书,去宣传隋朝的安民政策。 这种攻心之术,非常有效,陈国之民,苦陈后主久矣。 一时之间,贺若弼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韩擒虎也在陈国的腹地,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战果。 他仅以区区五百人,半天时间,就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姑苏,守军一触即溃。 同样的情况出现了。 江南父老,久闻韩擒虎威名,来到他的军门拜谒者,每天络绎不绝。 陈国已是民心尽失,病入膏肓,再无翻身的可能。 相比民众的倒戈,陈国君臣的反应,让人不可理喻。 在得到贺若弼渡江的消息,三天之后,陈后主才召集君臣,发布诏书,对隋宣战。 这种乌龟般的反应速度,见证了陈国的政府机能,已经完全失效了。 这真是个笑话,也是天大的丑闻。 但贺若弼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这就是白土冈之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