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_第69章 贺若弼火眼金睛,陈后主突然崩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贺若弼火眼金睛,陈后主突然崩溃 (第1/2页)

    樊猛的妻儿,也是隋军的阶下之囚。

    但樊猛在陈朝的位置,却敏感而重要。

    他是水军江防将领。

    率领八十艘水军战船,在长江水面,游弋巡逻,以防御杨广的军队渡江。

    这是一支生力军,也是水军的精锐。

    更为最重要的是,这也是一条救命或逃命的通道。

    当建康战事吃紧时,这是一条可以逃往长江上游,或是出海的通道,也是一条保命之路。

    这种生命要道,肯定不能交给樊猛,否则,如果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建康君臣的退路都没有了。

    于是,陈后主想以任忠代替樊猛,指挥水军。

    当萧摩诃传递命令时,樊猛竟然抗命。

    他非常不高兴,认为临战之时,要自己交出兵权,是不信任自己,也是对自己的侮辱。

    实权人物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事情透露出十分的古怪,在萧摩诃的居中游说之下,樊猛竟然拒绝交出兵权。

    陈后主无可奈何,只能不了了之。

    这意味着陈后主,作为一国之君,已经失去对于朝廷的控制,也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

    陈国上下离心,君臣生隙,已处于一推就倒的境地。

    樊猛虽然不爽,但鲁广达却真心感怀陈后主的知遇之恩。

    隋陈二军,在白土冈对峙,一触即发。

    贺若弼与轻骑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看到了陈国摆出的古怪阵型,南北延亘二十多里,但自己正面的最前线,也就是陈国的南线,却并没有绝对优势的兵力。

    贺若弼大喜,这是天亡陈国,即使他们军队再多,却不能集中力量,合围自己。

    自己虽只有区区八千甲士,却可以集中全力,冲垮对手的阵型,大有可为。

    战斗刚开始,贺若弼便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他低估了都城建康的战力。

    竟然有一个人,很能打,也真正在打。

    鲁广达率领其麾下军将,拼死力战,竟然丝毫不落下风。

    陈国将士有陈后主的重金赏赐加持,一个个打了鸡血一般,斗志昂扬,双方甫一接触,贺若弼的军队,立即就被杀死273人。

    这是一个惨重的损失。

    贺若弼一路行来,陈国军队望风而降。

    他以为对面的军队也和他所碰到的京口城的军队是同一个级别,但他显然低估了建康军队的斗志和战力。

    贺若弼陷入苦战,他进退二难,第一放战斗,将被击退四次。

    战事一度非常吃紧,为了脱身,他只能采取火攻,放火烧烟,趁乱退军。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开始,甚至有可能,已经动摇己方军队的信心和斗志。

    贺若弼兵少,又是孤军深入,如果长期相持,是一种灾难。

    但贺若弼久经战阵,他展示了一流统帅的,临机应变和高超的指挥能力。

    他敏锐地发现了陈国军队的弱点。

    战前的动员会上,陈后主为激励士兵死战,向兵将承诺,当场兑现军功,当场发放奖励。

    于是,鲁广达的士兵们,割掉贺若弼阵亡将士的人头,趾高气扬地奔向陈后主领赏。

    贺若弼非常敏锐而精准地判断出,对面陈国军队的互不统属。

    并且他观察出阵型的中部,由孔范率领的军队,军容士气骄惰而懒散。

    孔范的无能,被贺若弼一眼看穿看透。

    贺若弼立即作了一个天才而大胆的决定。

    他舍弃鲁广达,率军直奔孔范的军队。

    面对如狼似虎的隋朝精锐甲士,自诩南朝第一的孔范露出了他的真实面目。

    百无一能,他不过是嘴炮第一。

    孔范和贺若弼刚一接战,便感觉不是对手,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孔范立刻临阵逃走。

    孔范辜负了陈后主,也辜负了自己。

    他的逃跑,是致命的。

    二军对垒,一旦阵脚一动,便再也无回天之力。

    孔范一退,隋军立即全军全力追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