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_第84章 七十二贤为余数,一石浊酒任浮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 七十二贤为余数,一石浊酒任浮生 (第2/2页)

个政治完人。

    从他对几个敌对国,皇族的处理结果来看,可谓高下于心,杨坚展示了高明的政治手腕和技巧,足以成为后世的楷模。

    他在隋都大兴的城楼上,已经看到江南陈国满朝文武,浩浩荡荡的入京队伍了。

    如何处理这群自诩文明正朔的君臣,也是一个难题。

    但对于杨坚而言,这只是一道开胃小菜而已。

    当日贺若弼攻破建康,以大国之卿的身份,安慰再拜俯首,战栗流汗的陈后主说:“入朝不失做归命侯,无劳恐惧。”

    贺若弼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判断。

    在太庙献俘仪式之中,陈国的宗室君臣,自陈后主以下,都被当作杨坚统一天下的附属品,贡献于杨氏的列祖列宗。

    这正式昭告陈国在实质上和精神上的灭绝。

    但这一次,杨坚却并没有从身体上消灭陈后主及其宗族,他甚至将陈后主封为长城公。

    相比较杨坚对于北周宇文皇族的赶尽杀绝,还有对原北齐皇族高氏的斩草除根,杨坚显现出特别的仁慈宽大。

    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和杨坚的个性以及道德品质并无关系。

    因为杨坚是个彻底的,一流的政治家,他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是从大局着眼,维护隋朝的统治考虑。

    北周和原北齐的皇族,在中原大地以及朝野上下,都具备强大的实力。

    他们的存在,对于杨隋王朝,是绝对的隐患。

    说不定哪天就会爆炸,一旦遭到他们的反噬,杨坚及他创建的隋朝,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杨坚需要彻底将他们清除,这本身并没有太多可以指责的。

    因为,传统的政治斗争,是一场不死不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政治游戏。

    谁够狠,谁才能活得下去。

    但对于僻处江南的陈国,杨坚却并不一定要对他们赶尽杀绝。

    陈国君臣,不过是亡国之虏,在北方的隋都大兴,他们永远被标记上外来者和失败者的身份。

    就是再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也跳不出激情澎湃的舞蹈。

    况且,杨坚也需要对陈国君臣的包容,以表明自己的宽大和仁慈。

    对北周和北齐皇室的诛杀,虽然必要,但其nongnong的血腥味难免时时在杨坚的朝廷之中萦绕。

    大诛杀之后,也需要大休整。

    于是,杨坚大赦陈国君臣。

    并且按照他们原来官职的大小,分派给他们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或虚职。

    陈后主身处大兴城,一生已再无南返的可能,或者说南返这种念头,他动都不敢动一下。

    亡国之君,并不会有多少尊严,他只有日夜酗酒,以酒自娱自乐自污,才能打发漫漫长夜。

    他一天之中消耗的酒量,就连杨坚初听之下,都感到不可思议。

    杨坚虽然给陈后主封了个长城侯的虚职,但对他并不是百分百放心,他在陈后主的宅子中安排了监视者。

    这一天监视者反馈给杨坚一个消息,“叔宝常醉,罕有醒时。”

    杨坚自然知道这个东南的诗酒天子,酷嗜杯中之物,便随口问道:“饮酒几何?”

    监视者如实禀告,“与其子弟日饮酒一石。”

    杨坚纵然久经大风大浪,也不禁大为吃惊,但他知道,这个亡国之君,再已没有任何的雄心壮志,不过是行尸走rou,废人一个了。

    杨坚心下悯然,沉默良久,才对监视者说道:“任其性,不尔,可以过日!”

    其实,陈后主也是无奈之举,一是需要以酒自污示弱,二是需要以酒度过漫漫长夜,三是饮酒也是其求生之道。

    但君虽亡国之君,臣总有不屈之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