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有心无力枉做贼,偶人案困死杨秀 (第2/2页)
罪当万死。” 但他服软的时间太晚了,杨坚给过他机会,他已经一一浪费掉了。 杨秀已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圈套之中,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 杨坚准备严惩杨秀。 太子杨广装模作样,涕泪四流,和诸位王爷打圆场,赶快替杨秀求情。 杨坚不为所动,他再一次展现出他的冷酷无情,他对朝臣说:“昔者秦王(杨俊)糜费财物,我以父道训之。今(杨)秀蠹害生民,当以君道绳之。” 教训,犹可做父子;绳之,则已同叛逆。 可见,杨素给杨秀罗织的罪名,虽然不是谋反,但已足够达到叛国的级别了。 以有心对无心,杨秀终于在劫难逃。 杨坚将杨秀下狱治罪。 杨坚天性凉薄,即使对他自己的儿子,也不讲一丝情面,但杨秀在朝臣之中,颇有些影响力,终于还是有人看不过去了。 庆整向杨坚进谏说:“庶人(杨)勇已废,秦王(杨俊)已薨,陛下儿子无多,何至如是。然蜀王性甚耿介,今被重责,恐不自全。” 这句话讲得有点重,直戳杨坚的脊梁骨,暗指他亲自导演父子相残,以致落到局面不可收拾的境地。 杨坚恼羞成怒,想立即拔掉庆整的舌头,以惩罚他不知轻重地讲话。
庆整的进谏,反倒促使杨坚动了真怒,他盛怒之下,对着群臣说道:“当斩(杨)秀以谢天下。” 杨坚命令当朝最核心的大臣集团,去共同推治杨秀的罪过。 为了永绝后患,杨素想要把杨秀往死里整。 杨素再一次故伎重施。 既然杨秀是杨坚的儿子,那么,就以亲情为突破口,先给杨秀安排一个自绝于杨坚的罪名,才能让杨坚断情绝性,去自治杨秀之罪。 杨秀虽然不服太子杨广,但他对于父亲杨坚,却是口服心服,并且心存畏惧,也恪尽子职,他也并未象废太子杨勇一般,有罪名可以落实。 因而,自绝于杨坚,这个罪名很难成立,杨素没有坚实的罪证,去证实,支持这个罪名。 但这难不倒杨素。 他老于吏道,有罪证,他要抓住罪证,没有罪证,他要创造罪证。 于是,杨素针对杨坚的弱点,制造了著名的“偶人案”。 他派人暗中制作了一个木偶人,上面写上汉王杨谅的名字,并将其缚手钉心,埋之于华山之下。 杨素贼喊捉贼,他指使人向杨坚告发,并掘出了这个木偶人。 为了表演更逼真,他替杨秀作了一篇檄文,上书:“逆臣贼子,专弄威权,陛下唯守虚器,一无所知。” 杨秀准备要盛陈甲兵之盛,指期问罪。 这个偶人案,是专门针对杨坚的弱点量身设计。 杨素非常精准地控制了杨坚的逆鳞,那就是非常痛恨任何人实行厌胜之术,可以说,这是他一个不可逆的龙鳞,谁触谁死。 然后,在废立太子事件后,杨坚的心态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他心力憔悴,似乎忽然丧失了对政治的热情。 他开始对政治变得疲倦,失去了以往的专心,甚至有一点不自信。 檄文虽然不是杨秀所写,但确实是足以反映目前杨坚的政治心态,这也戳中了杨坚的痛点。 二相混合之下,会让杨坚失去正常的判断力。 可以说,杨素现在对于杨坚的把握已经达到入微的境地,甚至能将其玩弄于手掌之间。 果然,杨坚上当了。 他满心失望地说:“天下宁有是耶!” 于是,他将杨秀废为庶人,幽囚于内侍省,不得与妻子儿女相见,仅给二个獠婢驱使。 杨素趁机打击他在朝堂的政敌,被杨秀一案牵连的朝廷官吏竟然达到一百多人。 终杨坚之世,杨秀再无翻身的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