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_第270章 身怀长技足为雄,古今难求两君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0章 身怀长技足为雄,古今难求两君臣 (第1/2页)

    没有两把刷子,不可能长久居于高位。

    宇文士及虽然没什么才干,却有屹立不倒的两大本事。

    第一点就是宇文士及和李渊相识于微时,建立过玩命交心的真感情。

    宇文士及虽然娶了炀帝杨广的女儿为妻子,但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向李渊归心投诚。

    李渊本人非常看重这种纯粹的情谊,

    在归唐之后,李渊曾经象征性地责备宇文化及兄弟,说他也想北上与自己争天下,竟然不肯归顺自己。

    宇文士及没有任何愧疚之感,他侃侃而谈地说起了昔年往事。

    “臣之罪诚不容诛,但臣早奉龙颜,久存心腹,往在涿郡,尝夜中密论时事,后于汾阴宫,复尽丹赤。”

    可见,李渊和他两人,早在杨广征伐高丽时,就已经心怀二志,阴有所图了。

    这是两个气味相投的阴谋家,当然,他们都认为是应天顺命,干的是千古伟业。

    李渊神思飞舞,回想起当年自己创业的历程。

    一路走来,艰难困苦,真是太不容易,自己当上皇帝之后,虽然君臣一体,但终归名分有别,上下悬隔,真是很难再遇到微时的朋友了。

    他心中感慨,自己身边,又多了一个老朋友,不由笑着对裴寂说:“此人与我言天下事,至今已六七年矣,公辈皆在其后。”

    然后,宇文士及沾了他meimei的光。

    他有一个meimei,被李渊看中,贵为昭仪,并且很受宠爱。

    于公于私,宇文士及都成了李渊的铁杆,在朝中没有人可以替代,因而,他一路高升,仕途顺畅。

    当然,这也和他的第二项特质有关系。

    宇文士及虽然身无长才,但他的嘴非常严。

    嘴严思密,是成就任何大事必备的素质。

    他久掌机密,和皇帝朝夕相处,自然有无数的内幕和黑料,但宇文士及将宫中和宫外完全彻底区别开来。

    和皇帝相处时,任何只言片语,他终其一生,从未泄露一个字。

    这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这也是他经历李渊和李世民两朝不倒的实质原因,于皇帝而言,或者他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但他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有一件小事,可以非常清晰地表明李世民和他的关系。

    当时,他们两人一起在御花园中散步游玩,李世民正在一株树下乘凉,顺口说了一句“此嘉木也。”

    宇文士及打蛇随棍上,立即展开三寸不烂之舌,以文化人的观点,附和赞美这棵被御口赞美之树。

    李世民在和朝臣的斗争中保持了敏锐的嗅觉,他立即警醒,面色一变对着宇文士及说:“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佞人这谁,今乃信然。”

    面对指责,宇文士及并不惧怕。

    他有自己的处世和人生逻辑,他向李世民表达歉意,但语气平淡地说:“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首。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一天子,亦何聊乎?”

    这触动了李世民内心深处的欲望。

    李世民陷入深思,他得位不正,但他本人是一个明君,因而,他比任何人更想证明自己。

    他非常严苛地约束自己,一心精进,群臣也待他苛求,但他一样是个人,有血有rou,并非纯粹是一架精密工作的机器,

    他也需要放松,也需要有人拍他的马屁,也需要释放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那他也需要有自己私人的圈子。

    宇文士及正好是一个绝佳的人选。

    因而,终李世民一朝,宇文士及的恩宠不衰,终得善终。

    他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将李渊一朝的宰相们清除出了最高权力层,但却没有引起任何的政治动荡。

    这种高效又稳妥的风格,正是贞观之风让人沉醉的迷人之处。

    但李渊的宰相和群臣之首,最核心的一位是裴寂。

    他代表了李渊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力量和尊严,他的命运,要曲折丰富多彩许多。

    李渊当上皇帝后,曾经明白无误,直接了当地对裴寂说:“使我至此,公之力也。”

    并且,李渊不是一个纯粹的嘴炮,这句话发于他的心,也动了他的情,更重要的是,李渊在日常生活之中,给了裴寂无上的尊重和荣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