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一山更有一山高(2更) (第2/3页)
张昭他们已经跑了好多趟,显然位置是十分不错的。 夫人太太们确实是富裕,这么一捐赠,七七八八加起来都快有六十多万两,建设一个小镇也是足足够了。 韩巧喜笑颜开,各种好话简直跟不要钱一样,把各家太太夫人哄的那叫一个心花怒放。 君氏和李觅小声说道,“你这婆母真是能说会道。” “平日里不这样子的。”李觅轻声。 “你不懂。” 这叫能屈能伸,有自己的cao守。 韩巧问牙婆买了一千人,买到后就会给他们良籍,这是多大一件善事。 尤其是对女子来说。 韩巧要求倒也不高,是个健全的人,不要歪瓜裂枣。 牙婆也知道韩巧是个颜控,不好看的她不要。 其实不然。 韩巧是知道这个时代,漂亮本身就是原罪,有些是对女子来说,太过于漂亮,又没有正儿八经的身份,没有人护着,下场都不会太好。 这边热情的送走客人,韩巧留下君氏、李肇在府里小住。 君氏本不愿意,李觅倒是巴巴的恳求着。 她也是个小姑娘,才嫁人,韩炽又还是个孩子,在这个家里她还没有完全融入。 今日这宴席也好,都办的妥妥当当,不管真假,夫人、太太们赞不绝口。 菜好、点心好,茶水也不差。 “亲家母,留下小住吧,好些事情我也不太懂,正好可以请教请教。阿炽也可以跟大公子学学策论这些。”韩巧挽着君氏。 她今日说话很多,嗓子已经有些嘶哑。 君氏犹豫片刻,“那成,你可别嫌我呀。” 君氏留下来,最高兴的是李觅。 李肇让人回乡下去拿衣裳。 洗漱用具这些蘅府有,且都不差。 有条件的情况下,女孩子们总是喜欢精致的东西,不管是衣裳、首饰,还是用具这些。 姑嫂几个都花了心思来安排。 君氏要留下,李觅让人去厨房,做几样母亲、哥哥喜欢吃的菜肴。 蘅毅也从外头回来。 还拎着一篮子犁。 这段时间在外面跑,蘅毅晒黑了许多。 和承蹬蹬蹬跑过去,“爹。” 蘅毅一手把他拎起来,一抛后抱在华丽。 和承咯咯咯直笑。 阿耀被蒲草抱着瞧见后也是嗷嗷嗷直叫,激动的直喊。“爹,抱。抱。” 也就爹喊的比较清楚,抱抱还有些含糊。 蘅毅笑着把梨子递给下人。 伸手抱过阿耀。 阿耀立即在他脸上亲一口。 和承瞧着也亲一口。 “把这梨子拿去吸一下,各院子分一些。” “是。”蒲草立即应声。 侯爷回来了,这带阿耀的事情基本上就轮不到她。 她便做些跑腿的事儿,也顺便去看看东来。 说两句话也是好的。 蘅毅到主院的时候,韩巧正在跟书兰、端月说定棉布的事情。 这人买过来总得给两套衣裳,这个天这么热,不换洗根本没办法生活。 还有就是里面的肚兜、亵裤、鞋袜这些。 一千多个人,一家铺子肯定吃不下。 得好几家才行。 成衣铺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成衣铺做出来的衣裳什么的,穿着肯定不怎么贴身。 所以一人两套衣裳,再两套衣裳的布料,安家银子给五两一人,若是相看对眼成亲的,一家给二十两银子。 还有粮食、油盐这些。 他们什么都没有,不给真不行。 不过那边修建的时候,也需要人手,只要能吃苦耐劳,日子就能过起来。 想到这里,韩巧决定不给银子。 只给粮食、衣裳,银子这些让他们自己去赚。 能从奴籍成为良籍,就是天大的恩德了。 韩巧看见蘅毅笑,“得亏各家夫人慷慨解囊,不然小镇建设怕是一时半会搞不起来。” “你辛苦了。” 蘅毅把和承放地上,阿耀放在一边的学步篮子里。 这学步篮子下头有几个轮子,滚动着可以到处去。 没人抱的时候阿耀最喜欢待里面。 韩巧嫣然一笑,说起今儿捐赠的事情。 “各家夫人、太太可真有钱。” 更让韩巧没想到的是,翌日各家夫人太太又让人送了麻布过来。 麻布不如棉布值钱,但是很多老百姓也只穿得起麻布。 她又想着给那些人棉布会不会太过? 若是给麻布,又可以多买一些人。 如此一番下来,光是一个小镇的事宜,韩巧就有了好几种想法和心思。 “夫人倒也不必忧心,这些人可能没什么钱财,但至少换洗的衣裳是有的。”书兰想了想后说道。 韩巧想也是,难道她不给这些人就光着身子吗? 显然不是的。 等到这边东西屯的差不多,蘅毅也要动身离开家前往三洲镇。 他是不想离开家,但是不得不走。 也不能不走。 蘅毅是六月二十五离开的家,前往三洲镇。 和承已经懂了离开的意思。 阿耀却不懂,到了晚上还不见亲爹回来,还是他娘给打扇子,他嗷嗷叫了几声,“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